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舒茶镇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舒茶镇2024年粮食生产意见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6 16:31 信息来源:舒城县舒茶镇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茶政〔202427

      

    各村、有关单位:

    现将《舒茶2024年粮食生产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舒茶镇人民政府  

    2024416日  

     

    舒茶镇2024年粮食生产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抓好 2024年度粮食生产工作,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和一号文件要求,以推动全省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为目标,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作物单产提升、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统筹抓好其他粮油,千方百计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纵深推进多种粮、种好粮,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24 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3.5万亩以上,产量 1.36万吨以上。早稻面积稳定在 0.3万亩以上,发展优质专用粮食 2.6万亩,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再生稻 0.11 万亩;积极创建稻、麦单一品种整建制村 2 个(小麦 1 个、水稻 1 个)和千亩示范片 4个(小麦 2个、水稻 2 个),推广应用间种、套种和轮作等种植模式 0.11万亩;巩固落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大豆和油料面积分别稳定在 0.19万亩、1.26万亩以上;巩固提升2023年新建育秧中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率 66.66%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各村要围绕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持良田粮用、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及早谋划部署,在确保早稻、再生稻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一季稻生产,确保种满种足,绝不能出现撂荒地空白田。鼓励在旱地、坡耕地上发展玉米、大豆、薯类等粮食作物;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撂荒耕地恢复用于粮食等作物生产,千方百计增加粮食面积。

    (二)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各村和种植主体要优先选用县级发布的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作为农业生产推介用种,依托规模种粮主体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粮油单产提升、精耕细作示范点等资金和项目,引导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选用主导品种,进一步提高主导品种面积覆盖率。优化品种布局,科学引导主体推进集中规模经营,实现单种、单收、单储、专用,提高粮食品质性状一致性。原则上,水稻主导品种每个全镇不超过 2 个,每个种植主体选择 1 个主导品种。

    (三)推进育秧中心升级建设。充分发挥军埠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升级建设,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企业参与育秧中心合作,引导202310家育秧主体规范升级,突破技术瓶颈。积极组织农技、农机和乡村土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规范育秧中心主体做好基质选购、种子筛选、秧盘准备、秧田平整等相关准备工作,引导育秧中心为农户提供优质优价育插秧作业服务,扩大育插秧面积,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秧水平。巩固提升10育秧主体,累计育秧可移栽能力1.8万亩以上。

    (四)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持续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和小麦机条播技术应用,水稻机插秧率达到 66.66%以上、小麦机播率达到 90%以上。推进粮食生产全链条节粮减损,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积极参加县开展水稻、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

    (五)培优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全面开展主体培训,继续对50 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开展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轮训。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生产模式,新增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 7 个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牵头引导和居间服务作用,借鉴推广千人桥镇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探索开展为民农事服务试点,为农户提供普惠性全程式+点单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六)优化种植茬口衔接各种植主体要按照稻麦、稻油周年轮作生产模式,合理选用品种,优化调整主要粮油作物种植茬口衔接窗口期。要大力推广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减少晚熟粳糯稻面积,确保茬口衔接顺畅,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统筹发展再生稻和秋种生产,合理规划发展再生稻区域,充分挖掘虾稻田、低洼田、冷浸田等不适宜秋种的田块再生稻发展潜力,减少占用稻麦、稻油等两季轮作耕地。

    (七)开展秋种“ 一张图” 试点响应县制定秋种一张图试点方案,综合秋种规模、作物分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学习县选取万佛湖镇和千人桥镇试点开展秋种一张图编制工作,采取种植现状调查、规划目标设计等方式,完成小麦、油菜等秋种作物的规划上图,切实将试点耕地利用现状和秋种计划落实情况找准找实。

    (八)推进粮油单产提升组织实施好油菜单产提升推进项目,力争我镇油菜平均单产较 2023 年提升 3%以上。力争打造一批吨粮田”“吨半田等高产示范典型。要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统筹谋划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相结合的精耕细作示范片,积极动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高产创建、高产竞赛活动,打造一批高产高效攻关田。进一步落实农业农村部门推广的精耕细作示范和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把握好育秧、大田整理和后期田管三个关键,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 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至42.5%以上;切实提高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9%、绿色防控覆盖率达 56%以上。

    (九) 强化粮食生产示范引领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进单一品种优质专用粮食,积极创建整建制和千亩稻麦示范片。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为抓手,各地都要抓大户、抓示范。在小麦生产上,创建龙王庙村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整建制村,创建龙王庙、三拐、军埠千亩示范片3个。

    )落实科学防灾减灾加强小麦赤霉病物资筹备,及时落实防控资金,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处置率 100%、病粒率低于2%;统筹抓好水稻三虫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确保全年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 5%以内。加强倒春寒”“干热风”“高温热害”“烂场雨及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预防,及早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完善抗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工作预案,提前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适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抗灾生产指导服务,指导群众抓好灾后生产恢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经营主体和有关单位要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要整合优势资源,落实以户保村、以村保镇、以镇保县工作部署,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按质按量、不折不扣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强化包保服务。对粮食生产继续实行双包保服务机制。农综中心每人包保服务 3-4 个村,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县农技人员包保联系服务种粮大户,及时解决杂草化除、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大力开展集成先进技术示范推广,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三)强化政策支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等惠农补贴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和省级相关涉农补贴和项目资金,在政策许可前提下向种粮主体予以适当倾斜。对 2024 年扩种早稻和再生稻生产的种粮主体,适当增加奖补资金,对符合条件的 300 亩以上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落实奖补。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形成多方投入的格局。创新金融服务,开展信用主体评价,开发劝耕贷”“育秧贷”“插秧机贷”“托管贷等金融产品,为种粮大户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 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承保率,化解种粮主体风险,保护种粮积极性。

    (四)强化督查考核镇将对各村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在水稻机插秧、小麦抢收、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期,实行日调度、日通报。强化粮食生产专项督查,镇将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关键农时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开展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定期向镇党委、镇政府报告粮食生产情况,并将日常督导督查发现问题、常态化监测评估情况纳入粮食生产单项考评内容,考评结果纳入粮食安全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