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政〔2023〕19号
各村(街)、各站所、各相关镇直单位:
现将《干汊河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干汊河镇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3日
干汊河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
行 动 计 划
(2023—2025年)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乡村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旅游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六政秘〔2022〕58号)和《中共舒城县委办公室 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舒办发〔2022〕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干汊河镇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坚持“三产融合”,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实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全镇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坚持“围绕万佛湖,配套新业态”的旅游发展思路,力争到2025年,全镇乡村旅游业态产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综合效益更加凸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产业体系健全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全镇全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10万、年均增长1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达2000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带动农产品等购物消费达2000万元,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超20家,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三、战略布局
积极响应县全域旅游“六个一”行动,结合干汊河镇实际,各村情村况,摸索线索,因地制宜谋划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1.发展产业,走农旅发展之路。如泉堰村、绕山村、莲墩村、龙山村、靠山村、乌羊村;如新陶+大院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
2.挖掘红色资源、古色文化,走文旅协调之路。如洪宕胡底纪念馆,七门堰水利设施申遗,瑜城周瑜练兵场,复元摩旗墩,泉堰古村落;
3.挖掘乡村丰富的绿色开放空间,走运动休闲之路。如朝阳村、严冲村、复元村、正安村;
4.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康养综合体,走生态康养之路。如九龙塘村、春塘村。
四、战略思路
按照资源-市场-问题三重导向原则,根据干汊河镇农业资源分布特征及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结合我镇发展现状,综合考虑镇域地形地貌、发展脉络、总体规划、发展轴向、交通格局、产业布局等要素,从镇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出发,将干汊河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划分为“一带、四区”的空间格局,精心整合,重点打造。
一带:“文翁大道”(干汊河段)乡村旅游风景带(朝阳片区沿带各村乡村旅游整合)。四区:红色文化传承体验区;乡村农业观光休闲区;古迹文化体验区;康养休闲度假区。
(一)一带:“文翁大道”(干汊河段)乡村旅游风景带
①规划定位:围绕“文翁大道”风景带打造文、农、体、旅相互融合的朝阳区乡村旅游带。
②规划思路:支持乡村保护、利用好旅游大道(各类乡村道路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评选等各类现有资源,围绕泉堰生态农业休闲综合体项目,实施乡村旅游“主题村”发展规划。遴选基础较好的村,集中连片开展整村包装,围绕“休闲农业”产业要素,培育“画家村”“摄影村”“村史”“文创村”“体育赛事村”等主题村,积极打造“文翁”大道乡村旅游风景带。
③规划项目:泉堰生态农业产业园(衍生骑行观光、摄影写生、柳抱泉泉水文化、网红许愿树/许愿池、桃园观光/采摘、生态野味、“星光”夜市/露营等);推出“瑜城+朝阳+春塘+严冲+泉堰”(沿文翁旅游大道)乡村慢生活旅游观光线路,研发观光,自行车、迷你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利用乡村丰富的绿色开放空间,研发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户外休闲产品,如朝阳片的朝阳、严冲、复元等村原生态山地地形,推出山野跑山车比赛、星空露营等原生态体验项目。
责任村:朝阳村、严冲村、春塘村、泉堰村、复元村、正安村
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治理办公室)、农综中心、项目办(美丽办)、集镇办、镇妇联、镇团委。
(二)红色文化传承体验区
①规划定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体验基地
②规划思路:将洪宕村的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红色文化游学线路,复原围绕胡底烈士相关红色遗址、遗迹,依托干汊河中学、中心校的学校资源及党政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培育红色文化教育、军营生活体验等项目,结合乡村农业资源,打造集红色教育、红军生活体验、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游学体验组团。
③规划项目:围绕胡底烈士纪念馆改造升级项目,开发红军体验营、红色教育基地、军事培训基地、干部培训基地、入党(队、团)宣誓基地、红军主题餐厅、红色电影院、红军照相馆、红军露营地等;依托红色文化,通达各红村的道路布置红色景观小品,起引导作用,同时成为红村的风景之一。
责任村:洪宕村
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治理办公室)、退役军人服务站、项目办、镇妇联、镇团委、干汊河中学、干汊河中心校
(三)乡村农业观光休闲区
①规划定位:农业观光、示范基地、休闲度假、网红打卡地点
②规划思路:以大活动带动大园区的思路,通过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基地、举办农业文化节等项目及活动,带动镇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依托九龙寨四季花海、靠山桃园的农业盛景,举办赏花庆、采摘节、直播带货及推介、赛事等活动,提升各农业产业景点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同时依托九龙寨生态园、泉堰休闲农业产业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打造集农业观光示范、滨水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业观光示范区。
③规划项目:整合连片农业示范片,形成以现代科技农业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如建立大院村+新陶村小麦/油菜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七门堰油菜基地,朝阳、泉堰、春塘秋种观摩示范片;依托光伏产业发展板下经济,建立科技农业/产业观光、示范基地,发展光伏农业科普旅游、研学旅游,如绕山、复元、大院;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及美食文化,如绕山稻虾共养基地、泉堰有机稻鳖共养基地、龙山瓜蒌基地、顺河挂面厂、莲墩水果莲基地、靠山水蜜桃基地、莲墩花卉基地、干镇卤菜等。
责任村:泉堰村、朝阳村、春塘村、复元村、七门堰村、九龙塘村、龙山村、靠山村、莲墩村、大院村、新陶村
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治理办公室)、农综中心
(四)古村落、古迹文化体验区
①规划定位:维护发展古村落及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古建筑、古水利工程、古遗迹等。
②规划思路:维护、发展、挖掘传统古村落,未来发展特色高端民宿产业,培育高端民宿品牌;挖掘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包括祠堂文化,打造民俗演艺、寻根祭祖,同时开发民俗红村等研学旅游产品;挖掘古村落的传统手工艺及特色餐饮,为游客提供传统手工艺、餐饮的制作过程,同时培育古村餐饮及民宿品牌,丰富古村休闲业态;修整传统古建筑展示地,军事用地展示地,开发原音重现、历史重演古建筑、军事战事体验基地;修整古代水利设施演示基地,传扬古代农耕文化,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③规划项目:泉堰古村落、瑜城周瑜练兵场重建、七门堰水博馆修建、复元摩旗墩修建。
责任村:泉堰村、瑜城村、复元村、七门堰村
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治理办公室)、项目办、水利站
(五)康养休闲度假区
①规划定位:康养旅游示范区、高山避暑养生度假区
②规划思路:借助万佛湖AAAAA级旅游景区的客源优势,整合四季花海、原生态种养殖等资源,结合配套城市养生度假需求的不断膨胀,打造集环境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中医药养生、药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示范区、高山养生度假区。
③规划项目:打造一条亲水健身步道;建设小型观景平台;修建一条滨水自行车绿道;打造一批滨水度假木屋;
丰富周边的农业体验活动,建设垂钓区;完善滨水休闲设施;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高标准的集休闲农业文化展示、体验、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打造亲子牧场、萌宠乐园、郊野游乐园等亲子休闲娱乐场所及产品。
责任村:九龙塘村、春塘村
责任部门:经发办、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治理办公室)、项目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建立与发展乡村旅游相适应的管理协调机制,旅游重点村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做到乡村旅游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形成镇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各村要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贯彻落实好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政策,要灵活、务实地把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各村在落实扶持政策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大胆探索更加有效、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措施,推动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各部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充分考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需要、用地特点,国土部门指导各村及时做好用地服务,依法依规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旅游骨干的培训,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强化宣传措施,加强政策及经费支持,围绕各景点、产业、建筑、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新农村生产生活的变化、秀美“走出去”,变“网红”,产“收益”。(责任部门:镇国土所牵头,林业站、乡村振兴服务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服务品质。引导和激励各村将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目的地,深入推动全镇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旅游服务标准、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和评价、旅游服务质量认证等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手段,净化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提升。(责任部门:市场监管所牵头,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经发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运营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乡村集体、乡村能人设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动规范化、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支持以资源入股、资产入股、资本入股方式,推动乡村集体与专业的市场运营主体合作,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鼓励社会资本以租赁运营、联合运营、委托运营、建设运营一体化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运营,创建乡村旅游品牌。(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市场监管所、经发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督导指导。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统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将乡村旅游接景点建设、人员队伍、活动举办、接待人次、收入等指标纳入目标考核,制定推进措施,建立督导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管理,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责任部门: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各部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