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神庙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镇长 徐新保
(2025年3月2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百神庙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态势,百神庙镇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标谋划、紧密推进,抓实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经济社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入库项目2个,目前在库项目3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个,社会投资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6864万元,已完成投资额4385万元,完成招商引资有效线索信息1条,新签约项目1个,规上工业企业2家,2024年累计产值9000万元。
一年来,全镇上下群策群力、主动作为,在奋楫笃行中实现了镇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稳产保供形势稳定,紧紧扛牢粮食生产主体责任,全年全镇水稻种植5.3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538亩,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超额完成粮食播种任务面积。今年完成耕地恢复面积1437亩,非粮化图斑整改186亩,土地整治项目完成验收面积28亩,完成历年挂账卫片图斑和变更调查卫片图斑整改销号25个。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高水平打造澳龙养殖示范基地,支持汇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安徽省淡水澳龙育苗基地,我镇郑圩村汇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2024年全省水产养殖现场观摩会压轴观摩点。以安竹、鑫永味、景林禽业、金桥农林、金东“太秋”甜柿种植园、千亩薄壳山核桃等为代表的产业多点开花、持续壮大,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在项目建设上,我们成功推动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居民就业服务中心项目顺利完工,官塘核桃园民宿项目落地建设,和襄高速取土工作如火如荼,“陕电入皖”项目加快推进,同时全力配合做好舒合村十二圩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团结村杨圩村两个排涝站重建工程项目施工保障,各类衔接资金项目协调推进。
一年来,全镇上下夯基固本、久久为功,在干群合力中营造了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域推进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今年完成350户改厕,新修订《百神庙镇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办法》,定期督促保洁公司做好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压实明确包片干部责任区域。推深做实人居环境整治夏秋季攻坚战,镇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8万元以奖代补,全力促进成果转化,实现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创新网格化管理、奖惩考评、门前“三包”、积分制管理等制度,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美丽乡村。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创建成效,加强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综合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森林防火、环保督察,秸秆焚烧、大气污染、河道“四乱”等问题,整治成效显著。
一年来,全镇上下尽心竭力、共谋福祉,在保障民生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真挚情怀。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全面巩固提升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稳岗就业促增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年申报发放特色产业到户、光伏帮扶、省外务工交通补助、“雨露计划”教育资助各类资金合计360万元,申报衔接资金实施项目13个,总额2300万元。2024年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位于全县第一。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优抚评定86人52.30万元,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待遇,救助重点医疗对象26人共计94540元。做实做细50项民生实事,新增2处充电桩站点,扎实做好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全镇“送工进企”196人,全年开发人社公益岗16人,帮助申报灵活就业补贴9人。严格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确保特困供养、低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资金及时发放。积极推进舒合、中心、神怡三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成百神庙镇敬老院升级改造,积极申报2795万国债项目资金升级改造厚德养老护理院,着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今年送戏下乡18场,开展了四季春晚、读书征文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群众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一年来,全镇上下顶压奋进、顽强拼搏,在履职尽责中确保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
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制度,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大检查,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防汛预案,妥善应对7.2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我镇获评“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紧盯“综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宣传等活动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和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之以恒做好“双提升”宣讲和平安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年来,全镇上下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在实干担当中交出了为民服务的满意答卷。
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地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和实干成效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效能建设持续提升。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政务信息公开,政府法治化建设更加高效。作风建设持续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大力提倡“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树牢服务大局的“添秤”意识、说到做到的“交账”意识,大力弘扬“干事干净干练”的优良作风,发扬实干担当精神,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健全完善重点工作调度、重大项目领导包保等机制,抓落实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有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抓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科协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档案、地震、供销、气象等工作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奋斗铸就辉煌,攻坚方显本色。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局面,我们一盘棋谋发展、一条心干事业、一股劲抓落实,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奋斗的每一天都很精彩,亲历的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我们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百神庙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百神庙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往皆为序章,发展永无止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经济总量仍显薄弱。镇内优势主导产业尚未充分凸显,特色产业亟待振兴;二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尚无法完全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村级集体经济的根基仍需进一步夯实;三是群众诉求回应不足。特别是在基层矛盾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路径尚不明确,亟待创新和完善;四是少数干部缺乏干劲。锐意进取的冲劲尚未迸发,创新开拓的勇气不足,争先创优的意识亟须觉醒。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 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敢于开拓、奋发有为,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以钉钉子精神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出实绩、见实效,,为深入实施“新千万工程”,奋力打造“三色舒城”作出百神庙镇新的更大贡献。
(一)以大抓项目、扩大投资为核心,在保障经济运行上深挖潜力
毫不动摇鼓励、引导推动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全力实施“妈妈式”服务,常态化助企纾困,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镇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进中扩量。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争取、招引和建设上,做好“陕电入皖”“甘电入浙”工程保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厚德养老护理院扩建改造项目,全力保障和襄高速项目建设取土工作,做好淮桐高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大力推进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谋划争取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力争实现项目建设的全面推进与高效执行,同时进一步规范项目监督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持续发挥效益。主动协调对接上级部门,积极申报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发展。用好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加快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以增收富民、和美乡村为重心,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
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抓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着力挖掘特色亮点,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逐步规范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更大力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做优粮食生产,紧盯粮食安全底线,全面完成万亩油菜种植任务。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方争取资金,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我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肉鸽、淡水澳龙等特色产业,不断挖掘提升新质生产力。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加强和美乡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美而行。
(三)以为民服务、实事惠民为根本,在保障民生福祉上竭尽全力
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开发,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民政救助重要作用,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落实城乡低保、残疾人等各类困难人群兜底保障措施。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深入抓好低收入人口就医管理服务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坚持移风易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主阵地,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长效落实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统筹实施秸秆禁烧、道路扬尘、建筑施工等污染物综合治理,抓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行为,不断巩固河湖治理成效。
(四)以防范风险、守牢底线为先手,在护航安全发展上保持定力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筹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紧抓实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震减灾等工作,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加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无事找书记“百神庙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法治化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积极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部署,持续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让村居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五)以实干担当、风清气正为宗旨,在提升政府效能上凝心聚力
任重千钧,惟有担当。干好2025年的政府工作,我们要把高站位和真落实结合起来,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要求。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紧紧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个态度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所忧所盼的心头难事,努力让人民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保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法治轨道高效运行。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始终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持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防线。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更高效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来。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重点项目、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守“底线”、不踩“红线”,持续巩固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赶超发展,唯有真抓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百神庙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