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五显镇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五显镇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8-25 14:46 信息来源:舒城县五显镇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五政办〔202352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五显镇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五显镇党政与社会事务办公室

2023825日       


五显镇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舒城县乡村振兴争先创优赛马工作方案(试行)》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营造农业争先创优、赶超发展的工作氛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尊重规律、稳扎稳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保护、体现特色,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建管并重、长效运行,节约资源、绿色建设的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打造乡村建设五显样板。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三大革命,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尊重村庄原有肌理和原始风貌,因地制宜推进农房改造、庭院美化、管线序化和道路平整美化。以两整一改行动为抓手,计划年度新改造提升卫生厕所600户以上,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完成行政村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村内道路、河渠两侧应绿尽绿,村内河塘沟渠水系畅通,水体清澈。整治利用闲置地块,适度打造村民共管共享公共活动空间。持续推进 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改善村庄卫生环境。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消纳和资源化利用,到2027年,全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到90%60%97%88%87%85%。组织开展清洁庭院、美丽家园创建活动,带动农民群众整治自家卫生环境,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宜业村庄。

(二)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省级中心村。继续把省级中心村建设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时序进度,采取提升与新建相结合的模式,每年力争新建省级中心村1个以上,到2027年省级中心村总数达到5个以上。在全镇范围内,对前期建成的质效不高的省级中心村进行全面摸排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对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服务不便利、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分批进行提档升级,提挡升级周期为半年;对新申报建设的省级中心村,按照乡村自主申报、县级择优初评步骤,严格审核把关,在符合条件的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以及近年内暂不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的城郊融合类村庄内,择优推荐主导产业强、群众基础好、建设积极性高的村建设省级中心村。新建省级中心村建设周期为一年,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将建设规划纳入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内容,明确建设重点,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打造全域清洁自然村庄。在抓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开展清洁自然村建设,推动全域整体提升。坚持 绣花功夫,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成果,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乡镇制推进,高质量实施农村改厕。全面完成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第三方运营体系监督责任。到2027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以上,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全覆盖。

(三)聚焦双基建设。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农村供水维修养护等项目,加强供水稳定性和后续管护,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全面实现24小时供水。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服务保障全覆盖,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实现党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就近或线上办理。

(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大力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乡村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政策形势教育、移风易俗等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借鉴振风超市”“文明银行”“红白喜事新风堂等经验做法,全面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爱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聚焦乡村规划编制。启动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城乡统筹、乡村一体推进乡村规划编制。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因地制宜界定乡村建设规划范围,严守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严格农村居民建房规划审批管理。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科学保护大树古树,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注重乡村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管理,作为用地审批和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依据。

(六)聚焦涉农信访。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进行全程监督。持续加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宣传、公示和投诉办理,助推基层权力运行透明化、规范化、公正化。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无越级访乡镇创建,推广无事找书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抓好承包地、宅基地两地矛盾纠纷化解。整合一站三中心力量,推动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七)聚焦秸秆禁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形成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坚持分片包干、全天驻守,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焚烧行为。加强离田秸秆跟踪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堆场失火和焚烧隐患。健全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片的包保责任体系。确保秸秆禁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加强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畅通离田秸秆收储渠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三、结果使用

每个季度对全镇16个村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争先创优评比,评比结果公开通报,对前三名村予以通报表扬,对后三名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并约谈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美乡村建设考核结果,与年度赛马结果挂钩,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实绩考核评先评优依据。对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村,加大资金或项目倾斜力度,对考核等次较差的村,消减资金或项目扶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美乡村建设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联系村。成立五显镇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工程实施,建立商调度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推进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决策参谋、政策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联系,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强化要素保障。落实长效管护经费保障。镇将统筹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项目资金,将财政预算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发展资金的着重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对有建设任务的村,优先优选储备一批项目,纳入衔接资金项目库,作为发展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储备。

(三)强化责任落实。全镇上下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领会要义、精心策划、统筹资源、调度推进和美新村建设工作。村级是乡村振兴的最前沿,要破除躺平心态,摒弃应付思想,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四)强化考核激励。要在全镇营造加强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强乡村网络宣传和营销,将精品示范村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气村。建立调度、通报、观摩、点评、考评工作机制,按月进行调度,按季度组织观摩评比,常态化组织开展检查督查,紧盯重点工作任务,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建设质量和实际效果。将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列为每季度重点工作点评内容,纳入乡村振兴争先创优赛马工作体系。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