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镇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五显镇位于舒城县西南部,西面与金安区毛坦厂镇交界,南与山七镇接壤,北与张母桥镇毗邻,东邻万佛湖,为山区和丘陵结合。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油料、小麦和蔬菜。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灾害类型为洪灾和旱灾,特殊年份可能受到洪水和干旱的双重灾害。
(二)社会经济概况
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社区,总人口3.8万人,2023年人均纯收入13525元。全镇现有耕地16539亩,山场81210亩。
(三)工程现状
全镇境内有滑水河、五显河2条主要河流,长29千米,支河流35条,长115千米。16座小(二)型水库,874口大山塘,总塘库容约200万方,涵闸87处,渠道85条总长约127千米,灌溉全镇11418亩农田。
二、防汛预案
(一)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四个组:抢险组、宣传组、后勤组、转移组。各村、水库成立指挥所,并落实巡逻队、打桩队、抢险队人员名单。
(二)防汛任务目标
1.河堤防汛
我镇两河总长29公里,防汛重点是两岸农田。当河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时,应组织民工巡堤查险,做好清障工作,封闭所有的涵闸陡门,并备足预备土;当达到警戒水位时,堤防应有民工昼夜巡逻查险除险,消除隐患,当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全镇上下应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防汛的总体要求是河堤不溃堤,塘库不溃坝。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各塘库汛前要腾空底水,预防和减轻涝灾。
2.水库
所有水库必须全面防守,确保在设计洪水水位内不出问题,遇超标准洪水也要确保大坝安全。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技术责任制到位、除险措施到位,控制运用方案执行到位,24小时值班到位,抢险器材及队伍落实到位。
3.其它
支河流及塘坝、渠道等工程与河堤、水库目标相同。
(三)防洪实施方案
1.全面开展汛前检查
(1)各村进行汛前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筹集防汛器材。
(2)镇组织集中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落实度汛措施。
(3)做好保障工作,确保行洪畅通和查险除险顺利进行。
2.当河流达到设防水位时;
(1)镇村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通讯畅通,并确定专人24小时值班;
(2)及时掌握水位变化,抢排预排底水;
(3)各村要对险险段进行巡查,并落实防守责任人。同时备足预备土或就近确定取土区,防汛器材就近堆放;
3.当河流达到警戒水位,并继续上涨时;
(1)镇村要24小时值班,并由负责人带班;
(2)各重点地段以村为单位,落实抢险器材,组建巡逻队巡堤查险,分段把守。
4.当河水上涨,达保证水位时;
(1)全镇上下以防汛抗洪工作为中心,一切服务于防汛,一切服从于防汛。镇党政负责人深入防汛第一线,检查、指挥防汛抢险,迅速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2)所有抢险队员险上堤昼夜检查,出现险情及时修复。
(3)16座小(二)型水库:人员及财产就近向山坡转移并重新安置。
5.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
(1)全镇上下把防汛抗洪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全当动员,全面发动,全力抢险。
(2)加强抗洪宣传、鼓舞士气,形成全民防汛、抗大洪的合力。
三、灾后救助与保障
一旦发生大的灾情,镇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做好灾后救助保障工作;
(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业生产救灾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和生产恢复工作。
(二)镇民政办负责水旱灾害的救灾工作,对受灾群众实施救助安置。负责灾情统计和核查,落实、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群众自救和捐赠工作。
(三)镇水利站负责水旱灾害工程类灾害统计,水毁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督等。
(四)镇卫生院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提供水旱灾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四、抗旱预案
(一)基本情况
全镇为山丘区地形,极易受旱。一旦发生大的旱灾,有些地方甚至人畜饮用水都很困难。
全镇共有在册小型水库16座,各类塘坝874口,蓄水总量达2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
(二)抗旱实施方案
1.抗旱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学调度,开源节流,以蓄为主,引提结合,确保人畜和重点工业企业用水,将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降至最底程度。
2.抗旱措施
(1)做好水库、塘坝除险加固以及蓄水工作;做好抗旱站技改和维修工作;做好清淤工作确保沟渠畅通。
(2)科学调度运行,强化工程管理。对水库及当家塘坝,严格实行“一把锹”放水制度。
(3)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4)对已实施的农村人饮解困工程中的专用井与专用塘,做到管好用好,当农业灌溉与人畜用水发生矛盾时,确保人畜饮水用量。对极少数特别干旱的地区,应组织车辆送水至农户。
(5)积极寻找水源,组织力量进行提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