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杭埠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定位、锚定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和美乡村
一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持续推进耕地流出图斑整改,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有序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任务。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力度,促进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三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动和美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抓好“三大革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设施。重拳出击开展违建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有力解决乱搭乱建、环境卫生等问题。加强村庄绿化美化,积极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品质
一是做细前瞻性规划。继续高品质规划引领,为“金色杭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快完成《杭埠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批复,启动各类专规、控规、村庄多规合一的编制与报批工作。聚焦Ⅱ型小城市建设,为保障“合肥国际港务区”落户,进一步推进镇区7个单元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新的区划空间高效配置,形成各板块分工合理、特色各具、功能衔接、优势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二是做实支撑型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夯实道路、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排灌渠、塘口等改造升级,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完善城乡供水设施配套项目,加强供水、污水管网建设管护,进一步提升饮用水水质,保障用水安全。加强在建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管理,保障亚行巢湖流域生态水环境治理项目顺利开工,唐王青年之家、防洪工程五星新圩安置点、舒城县人民医院杭埠分院等项目保质保量按时交付。三是做优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各类非法占道经营、电动三轮车乱停乱放、集镇及开发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提升镇域内市容市貌管理水平。依托“护学岗”“网格员”,加强对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管理,强化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管控,确保通行顺畅。进一步加强全镇范围内市政设施检查、维修、维护工作,提高市政设施管养维护快速处置能力,推进镇区亮化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绿化养护情况监管考核,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聚焦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众、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统筹抓好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扩大“三公里”就业圈覆盖范围,持续做好供需匹配、人岗对接。不断强化欠薪治理,深层次排查各类欠薪隐患,坚决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二是全方位提升民生事业。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设备设施。持续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健身公园,打造文体活动场所,加快推动“文体惠民”。持续创新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三是高水平推动便民利民。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导向,加强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工作理念,持续优化投诉事项受理流程,及时交办、及时反馈,切实提高群众诉求办理质效。结合杭埠镇安置户多样化需求,继续争取异地安置房源,加快安置券审核进度,全面启动剩余安置面积货币补偿。推动加快恒大下剩工程进度,督促恒大二期下剩工程扫尾并同步开展消防等验收工作;加快资金筹措,保障群众补偿款按期拨付。稳步推进华夏产业新城舒城区域审计结算及县产投公司承接工作进度,完善孔雀城项目综合查验,加快推进孔雀城项目供水、供电、电梯、物业等移交。
(四)聚焦社会综合治理,着力维护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治理体系。推深做实“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体系作用,深化数字赋能,推动重点工作与网格服务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全镇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水平,把促进小区物业规范化建设管理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要抓手,指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督查考核,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二是筑牢稳定基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切实将各类矛盾隐患消除在第一线。强化初信初访办理,抓好特殊群体的引导教育和管控工作。积极调解、妥善处置各类信访事项,全力开展征迁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清账”行动,确保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三是严守安全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五小车辆”载人行为,扎实做好防溺水、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农村自建房安全排查等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