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南港镇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类)关于印发《南港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继续有效)

发布时间:2024-03-01 10:53 信息来源:舒城县南港镇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关于印发《南港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

  

 

各村街、各站所办(中心):

为进一步增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要求,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修订了《南港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报经镇党委会议研究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南港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随文印发,请对照抓好贯彻落实。

南港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4月22日

 

 

 


 

 

 

 

 

 

南港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南港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234

 

 


一、基本情况

1、镇域概况

南港镇位于舒城-庐江-桐城两县一市结合处,地处舒城县东南部,国土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集山区、丘陵、圩畈于一体。地势狭长,南北跨度26.6公里、东西跨度9公里;地貌南高北低,最高处为南部的麻山寨侧峰(无名峰),海拔614.1米,最低处在北端的过湾村境内,海拔17米。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40.5℃,多年平均降雨量1362.7毫米,大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易产生洪涝灾害。

2、水利工程设施情况

2.1 河流

1)杭埠河

杭埠河全长145.5公里,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杭埠河流经我镇金星、过湾2个行政,堤防3.85公里,保护两村人口0.66万、农田0.56万亩。境内右岸穿堤排洪涝涵闸4座:乌龟头闸、沃子宕闸、大白涵闸、棺材峡闸。

2)南港河

南港河又名孔家河,发源于欧岭(高程564米),在熊家榜(两河口)汇合支流西衖河,自南向北贯穿本镇境内17个村和1个街道,于白马宕汇入杭埠河,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97.8平方公里。南港河是镇内主要的行洪河道,河道上游基本无堤防,中下游堤防单薄低矮,人工填筑质量差、堤身防渗抗冲能力弱,主流靠岸和迎流顶冲段堤岸冲刷崩塌现象严重。其中下游龙潭、金星、过湾等多处堤段,堤身元竹杂树、兽洞坟地多,防汛交通极不便。大多数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部分建筑物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西衖河系南港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境内的老虎岭,流经老岭、花园、石头、郭店、河西5个村,至熊家榜(两河口)入南港河,全长13.75公里,流域面积34.17平方公里。

(3)枣木桥河

又名梁山堰,源于鹿起山(高程330米),流经鹿起、落凤岗、益山3个行政村,于益山村陈庄村民组流入百神庙镇枣木桥村,该河在南港镇境内流长10.85公里,流域面积约13平方公里。

(4)曹家河

曹家河源于三尖寨,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春秋、南港、城关三乡镇,在马河口入杭埠河。流域面积49.83km2,干流全长19.8km。流经我镇缸窑村,堤长约1.0公里

(5)舒庐干渠

舒庐干渠全长78.2公里,控制面积1240平方公里。由西向东横穿我镇缸窑、公义、鹿起3个行政村,渠长8.3km。已建卓山支渠、南港支渠、落凤岗支渠、军埠支渠灌溉我镇农田2万余亩

2.2小()型水库13座

1前岭水库

位于老岭村前岭组,198111月建成,2020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10.56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35米,最大坝高15.3米,坝顶高程341.00m。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339.00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涵底高程332.00m。

(2)石槽水库

位于花园村石槽组,1982年11月建成,2017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水库集雨面积0.63平方公里,总库容10.23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石坝,坝顶长45.4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14.4米,坝顶高程133.60m。溢洪道位于大坝体右岸,为开敞式宽顶堰,底高程130.30m。放水涵为1.8mx1.6m隧洞。

3小麦岭水库  

位于石头村小麦岭组,1983年7月建成,2009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水库集雨面积1.07平方公里,总库容11.71万立方米。大坝为土工膜斜墙坝,坝顶长68米,宽4米,最大坝高17.5米,坝顶高程171.00m。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168.00m。放水涵为1.8mx1.5m隧洞。

4塘洼水库  

位于郭店村塘洼组。1967年10月建成,2012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23平方公里,总库容20万立方米。坝顶长度80.5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18米,为均质土石坝,坝顶高程149.00m。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147.00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

5)立新水库  

位于河西村立新组,1983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2015年10月对该库实施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38平方公里,总库容10.02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石坝,坝顶长度88米,宽度6米,最大坝高15米,坝顶高程120.00m。溢洪道位于大坝体右岸,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117.50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

6)周冲水库  

位于河西村周冲组,1986年10月建成,2017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48平方公里,总库容11.2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石坝,坝顶长度58.3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9.6米,坝顶高程133.00m。溢洪道位于坝体右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130.50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

7)曹山洼水库  

位于缸窑村万年组,1967年7月完工,2008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31平方公里,总库容10.4万立方米。坝顶高程77m,长度72.7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11米,为均质土石坝。溢洪道位于坝体右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74.70m。放水涵为管涵。

8)东风水库  

位于东衖村龙山组,1983年11月建成,2019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83平方公里,总库容13.63万立方米。大坝为土石坝,坝顶长度53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16米,坝顶高程144.80m。溢洪道位于坝体右侧,堰顶高程142.70m。放水涵为0.8mx1.2m箱涵

9)响水庵水库  

位于樟冲村光明组,1968年5月建成,2012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28平方公里,总库容10.85万立方米。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顶长度40.4米,宽度5米,最大坝高23米,坝顶高程165.00m。溢洪道位于坝体左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163.00m。放水涵为城门洞型无压隧洞。

10)曹家冲水库  

位于沙埂村果园组,1985年10月建成,2019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2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8万立方米。坝顶长度119米,最大坝高9米,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860.0m。溢洪道位于坝体左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83.20m。放水涵为箱涵,底板高程79.50m

11)严家大塘水库  

位于鹿起村大墩组,1989年11月建成,2018年实施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13平方公里,总库容11.06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28米,宽5米,最大坝高6.6米,坝顶高程52.60m。溢洪道为钢筋砼箱涵,堰顶高程50.90m。放水涵为混凝土圆管,管径为60cm,涵底高程50.20m

12)幸福水库  

位于益山村老屋组,1967年建成,2014年11月实施除险加固,2022年对大坝灌浆防渗。水库集雨面积1.85平方公里,总库容50万立方米。坝顶长度253.9米,宽度6米,最大坝高5.2米,为均质土坝。泄水建筑物为有闸控制溢洪涵洞,闸顶高程28.30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底高程26.30m

13)大官塘水库  

位于龙潭村大官庄组,1978年12月建成,2018年对该库实施除险加固。水库集雨面积0.35平方公里,总库容13.59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50米、宽5米,最大坝高4.7米,坝顶高程33.00m。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正槽式宽顶堰,堰顶高程31.42m。放水涵为0.8mx1.2m钢筋砼箱涵,进口高程28.45m。

3 史重要水旱灾情况

几十年年来,南港河流域明显的大暴雨、特大暴雨过程出现在1969年、1991年、1999年2016年、2020年

    11969年7月上中旬,开始是几天的连阴雨,后来于7月13日突降大到暴雨,24小时降雨达236 mm,造成山洪暴发,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原沙埂人民公社街道80%的房屋均被洪水冲毁山塘、小水库70%以上溃坝,河堤被毁,河流改道,毁坏农作物1700亩,房屋倒塌数以千计,死亡5人,伤几十人,几百人无家可归。南港人民公社沿岸两旁数百米范围内村庄、街道全部上水,龙潭、前进、金星、过湾四村更是一片汪洋,上万亩农田被淹,近千户农户住房受损或倒塌。

21991年,南港镇境内发生几十年一遇的汛情。这年7月,由于持续降雨,龙河口水库大量泄洪,杭埠河、南港河的水位均达历史最高,致使杭埠河过湾大闸段溃堤200多米,冲毁房屋210间,约60户全毁。过湾、金星2村及前进村大部分村民组一片汪洋,平均水深超过1米,受此影响,南港河堤也是险象环生,随着水位的回落,河堤崩塌十分严重。

31999年7月,南港河再次发生特大洪水,下游过湾境内洪水位离堤顶不足20厘米,多处出现管涌,险情不断,最终在右岸百神庙镇金桥村境内发生溃堤。

42016年“6.30”洪水和2020年“7.18”洪水,都给南港河下游过湾、金星、龙潭等村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5)南港河流域历史上出现的最大旱灾1978年7月下旬到11月份基本无雨,庄稼绝收,人畜饮水极其困难2022年,发生了夏秋冬连旱,造成农业受旱严重和山区群众饮水发生困难。

二、组织指挥体系

(一)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

成立镇委书记任政委、镇长担任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镇防指”)。镇防指下设办公室(以下称“镇防办”)镇防办集中办公地点在镇三楼会议室,由镇分管负责人担防办主任,相关所办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成员随人事变动与工作需要适时调整):

       委:吴军涛  党委书记

     长:贾月超  党委副书记、镇长

        夏文三  人大主席

              政协工委主任

     :    党委副书记

              祝玉刚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指挥长方文树  副镇长

  长:    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党委委员  副镇长

程菲琳  副镇长

郭后明  副镇长

徐佩瑜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张礼廉  党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长

   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李红连  人大副主席

龚世斌  一级主任科员

束传年  工会主席

胡艳应  机关第一支部书记

倪合兵  科协主席、农综中心主任

       挥:    党政办主任

邹建华  应急所所长

韦传柱  经发办主任

孙家林  国土所所长

彭敬坤  水利站站长

任六富  农办主任、农综中心副主任

韦业传  综治办主任

宋丰林  项目办主任

刘培  综合执法队队长

朱传根  财政所所长

金荣生  文联主席、社事中心主任

    交通办主任

凌菊英  民政助理员

冯品周  集镇办主任

黄宗江  林业站站长

   计生办主任

吴永成  南港中心校校长

郭见权  西衖中心校校长

    南港中心卫生院院长

   供电所所长

李家文  交通综合服务所所长

    电信分局局长

王润涛  移动公司南港营业部主任

(二)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成与职责

镇防办承担镇防指日常工作,方文树兼任办公室主任,喻宝、邹建华、彭敬坤、任六富、宋丰林、孙家林、徐峰为成员。

职责:执行上级防指(办)、镇防指的指挥命令;编制乡镇防汛抗旱相关应急预案;协调、督促有关单位、行政村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开展辖区防汛排涝和抗旱供水设施的检查排查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统计报送洪涝、干旱、台风等灾情信息、做好工作总结汇报负责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调用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应急响应期间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运行机制

启动应急响应期间,镇防指实行联合值守,并设置预警及信息联络应急抢险、转移保障3个工作组。

1预警及信息联络工作组

长:方文树

员:   金荣生 梅代运 马志安  彭敬坤

工作组职责:做好文件接收传递,上级以及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发送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接收工作动态、雨、水、工、险、灾情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与上级防办联系沟通;组织做好汛期值班值守工作和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主汛期间,组织加强值班值守。

2应急抢险工作组

 :谈     

副组长:张礼廉

 员:邹建华 宋丰林 刘培全  

工作组职责:指导超警戒水位河段和水库的巡查工作,提供抢险救援技术服务;组织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等关键部位和跨河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守组织开展抢险救援,保障物资、人员运输的道路畅通

3转移保障工作组

 长:赵    

副组长:郭后明   李红连

 员:韦业传 林勇军  赵军(卫生院) 吴永成 郭见权

 

工作组职责:组织联系相关行政村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做好救灾物资调拨,及相关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在校师生应急避险和转移工作。

(四)包保及行政、技术、巡查责任

1 行政村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包保责任人

联系方式

包保行政村

刘培全

 

过湾村

任六富

  

 

金星村

武传兵

 

 

龙潭村

杜青林

  

 

缸窑村

刘凤元

 

沙埂村

朱须友

冯品周

 

鹿起村

宋丰林

惠治运

 

 

王维新

韦传

 

落凤岗村

孙家林

 

藕塘村

梅代运

 

益山村

刘义银

 

樟冲村

金荣生

 

郭店村

任永斌

圣其美

 

公义村

邹建华

 

东衖村

王文鑫

 

石头村

伍兴兵

 

老岭村

韩必新

 

河西村

韦业传

 

花园村

 

 

三冲村

包保责任人工作职责:联系指导包保行政村的防汛排涝、巡查抢险和转移安置工作。

2防洪工程防汛责任人及职责

行政责任人职责:统一指挥调度水库抢险、群众转移等工作,及时准确向镇防指或上级报告险情、灾情信息。

技术责任人职责:参与防汛应急抢险预案的修编;提供水利工程险情处置技术服务;指导巡查责任人开展工作;及时准确向行政责任人、镇防指报告险情等信息。

巡查责任人职责:负责雨情、水情、工情巡查监测;检查度汛工程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当河道出现超警戒水位、或突发险情时,水库出现超汛限水位、或突发险情时,应立即报告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或上级防指。

2.1 十三座小(二)型水库责任人名单

水库名称

所在村

总库容

行政责任人

技术责任人

巡查责任人

万(m3)

姓名

联系 方式

姓名

联系 方式

姓名

联系 方式

前岭水库

老岭

10.6

李红连

 

彭敬坤

 

 

 

石槽水库

花园

10.23

张礼廉

 

彭敬坤

 

黄和平

 

立新水库

河西

10.02

倪合兵

 

 

 

汪学云

 

周冲水库

河西

11.2

倪合兵

 

 

 

汪学云

 

响水庵水库

樟冲

10.85

 

 

 

 

鲍晓玲

 

南港东风水库

东衖

13.61

束传年

 

 

 

杨贤德

 

曹家冲水库

沙埂

10.26

夏文三

 

 

 

胡世高

 

曹山洼水库

缸窑

10.4

龚世斌

 

宋丰林

 

周正栓

 

塘洼水库

郭店

20

 

 

宋丰林

 

杜全红

 

小麦岭水库

石头

12.2

李红连

 

宋丰林

 

王成新

 

严家大塘水库

鹿起

10

郭后明

 

彭敬坤

 

梅兴玉

 

南港大官塘水库

龙潭

13.59

 

 

彭敬坤

 

卫道宝

 

幸福水库

益山

50

方文树

 

彭敬坤

 

张选垒

 

2.2 五条河道责任人名单

行政责任人

技术责任人

联系电话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杭埠河

 

政协工委主任

 

彭敬坤

水利员

 

南港河

 

党委副书记

 

宋丰林

水利员

 

舒庐干渠

方文树

副镇长

 

 

水利员

 

枣木桥河

 

党委委员、副镇长

 

彭敬坤

水利员

 

曹家河

夏文三

人大主席

 

 

水利员

 

 

南港河巡查责任人:

过湾村段   沈永清

金星村段     

龙潭村段   卫道宝

 道段     

落凤岗村段  

藕塘村段   何光吕

鹿起村段   梅兴玉

公义村段   朱二兵

河西村段   汪学云

郭店村段   杜全红  

石头村段   王成新

花园村段   黄和平

老岭村段     

三冲村段   郑家维

沙埂村段   胡世高

樟冲村段   鲍晓玲

东衖村段   杨贤德

杭埠河巡查责任人:

金星村段     

过湾村段   沈永清

枣木桥河巡查责任人:

鹿起村段   梅兴玉

落凤岗村段  

益山村段   张选垒

曹家河巡查责任人:

缸窑村段   周正栓

舒庐干渠巡查责任人:

缸窑村段   周正栓

公义村段   朱二兵

鹿起村段   梅兴玉

3 危险区人员转移网格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3.1 十三座小(二)型水库危险区人员转移责任人

水库名称

所在村

镇转移责任人

村转移责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前岭水库

老岭

李红连

 

 

 

石槽水库

花园

张礼廉

 

黄和平

 

立新水库

河西

倪合兵

 

汪学云

 

周冲水库

河西

倪合兵

 

汪学云

 

响水庵水库

樟冲

 

 

鲍晓玲

 

南港东风水库

东衖

束传年

 

杨贤德

 

曹家冲水库

沙埂

夏文三

 

胡世高

 

曹山洼水库

缸窑

龚世斌

 

周正栓

 

塘洼水库

郭店

 

 

杜全红

 

小麦岭水库

石头

李红连

 

王成新

 

严家大塘水库

鹿起

郭后明

 

梅兴玉

 

南港大官塘水库

龙潭

 

 

卫道宝

 

幸福水库

益山

方文树

 

张选垒

 

 

3.2 南港河、杭埠河重点堤段危险区人员转移责任人

行政村名称

镇转移责任人

村转移责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龙潭村

 

卫道宝

 

金星村

 

 

 

过湾村

夏文三

 

沈永清

 

(备注:其它河段危险区人员镇转移责任人为联系村班子成

员,村转移责任人为所在村主要负责人。)

职责:密切关注降雨量、掌握河道水位变化、河道来水情况,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预警,并报镇防指。接到镇防指转移指令后,立即组织责任片区群众按转移路线迅速转移,就近安置村部或者学校

三、预警和应急响应

(一)监测预警

1 巡查人员监测巡查范围

所在村域内的河道堤防、水库、重点山塘、地质灾害点、漫水桥等设施,及时关注相关特征水位、及时发现险情。

2 预警信息接收与处置

联系接收县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预警信息,以及巡查人员现场监测信息;及时向政委、指挥长报告预警信息,并接收指令;根据影响范围、程度,发布预警信息,可采取电话、短信、微信、应急广播、录音移动喇叭、手摇报警器及敲锣等方式,必要时挨家挨户通知;报告辖区雨、水、工、汛、险、涝情信息。

2.1 十三座小(二)型水库

达到汛限水位、预报持续降雨库水位继续上涨,或可能发生险情时,巡查责任人立即报告行政责任人,水库行政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置,决定下游影响村民组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报告镇防指。

当水库达设计洪水位且预报水位继续上涨或可能发生重大险情时,应立即组织转移人员和全力抢险,同时报告上级防指,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跨坝。

2.2 河道堤防

巡查人员根据降雨、洪水、内涝,以及巡查发现河道堤防、工程设施等出现危险迹象,应立即报告镇防指,镇防指视情向所涉行政村及相关责任人定向发布。行政村根据需要进一步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等方式将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险情等情况及时告之群众,做到人人知晓,时时关心。

 

(二)应急响应

1 响应条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①县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涉及本辖区);

②局部区域发生洪涝灾害;

镇域内五条河道中任一河道出现险情或可能发生重大险情;

十三座小(二)型水库中任一座水库发生险情或可能发生重大险情。

台风可能或已发生影响;

⑥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橙色预警信号,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水利部门发布洪水预警(涉及本辖区)。

其他需要启动紧急响应的情况。

2 响应启动及终止

达到响应启动条件,由镇防办提出响应启动建议,报镇防指研究决定。当暴雨洪水影响基本结束,险情得到控制,并预报无较大雨情、汛情时,由镇防办提出响应终止建议,报镇防指研究决定。

3 响应行动

根据县防汛应急级别,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相应启动我镇响应行动。

1)镇防办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密切监视汛情,加强巡逻查险。

2)镇防指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乡镇。

3)镇防指政委或指挥长带班,并坐镇指挥,镇防指充实值班力量,实行联合值守。

4)镇防指政委或指挥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

5)镇包保领导及有关员按照分工赴相应的行政村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6)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视情管控洪涝灾害危险区域场所。

7)必要时,申请县防指派工作组赴现场指导。

(三)防汛响应措施

1 水库、河道堤防巡查防守

1.1 十三座小(二)型水库

当水库达到汛限水位且继续上涨时,水库三个责任人上坝巡查,预报降雨持续时增加巡查频次;当水库可能出现险情时,24小时不间断巡查。

1.2 五条河道

5条河,除杭埠河以外均无水文、水位参考点,须根据历年行洪水位、堤防情况和防洪经验等因素确定特征水位。

当河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行政村巡查责任人组织对所属村段开展巡查。

当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行政村包保责任人上堤组织巡查;预报降雨持续、水位继续上涨时,相关责任单位组织人员上堤共同巡查。

当河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预报降雨持续、水位继续上涨时,在镇防指统一指挥下,组织人员分段包干、重点看守。

当河道水位达到保证水位,预报降雨持续、水位继续上涨时;或可能发生重大险情时,在上级防指领导下,镇防指组织所有人员做好防汛抢险、应急转移各项准备工作。

当河道出现超保证水位;或超历史最高水位;或发生重大险情时,在上级防指领导下,镇防指组织所有人员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转移、安置等各项工作。

2 应急抢险

2.1 组建现场指挥机构

成立由镇政府牵头,包村干部、武装、民政、水利、镇直责任单位及所在村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现场指挥机构,由镇长贾月超同志担任总指挥,镇委书记吴军涛同志坐镇镇防指。

2.2 相关部门联动

①对危险区域、道路、桥梁进行封控;快速疏导交通,保障抢险救援行进道路畅通。

②抢险救援队伍及时出动,接到指令立即集结,携带抢险救援装备前往救援。

2.3 被困人员救援

当接到求救信息后,第一时间报告镇防指指挥长,由镇防指指挥长发出救援指令,相关部门和队伍联动赴现场开展救援(救援设现场指挥部的服从现场指挥部指挥)。

2.4 畅通现场与指挥部信息传输

现场指挥部要及时反馈前方信息,涉及抢险救援特别是人员伤亡的信息要先上报镇防指。各村每日1-2次向镇防办发送汛情及抗灾动态信息,做好上传下达。

2.5 应急伤病人员安置、后勤保障

特别要准备好炉具、餐具,确保应急伤病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医疗服务。

2.6 应急排涝

各行政村配备必要的排涝设备,当出现洪涝灾害时,及时开展自排和抽排。就近排水,自排为主,机排为辅及时排除积水,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7 道路抢通、供电保障、通信保障

鼓励各行政村强化物资、装备储备,或汛期前与相关企业签订预征预储协议,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及应急抢险机械。

各行政村负责辖区道路抢通,严重损毁路段报镇防指统筹安排专业施工队伍抢修,必要时报县交通部门给予支援。

南港供电所负责其所属电力设施的防洪及电力调度安全工作,保障防汛、排涝、抗旱的电力供应。

南港电信分局负责保障网络安全畅通。

3 危险区人员转移

3.1 转移条件

1)河道出现超保证水位,或超历史最高水位,或可能出现重大险情时;

2)水库达到设计水位,预报降雨持续,水位继续上涨或出现(可能出现)重大险情时;

3)其他危险易涝区积水超地面0.1米且继续上涨。

3.2 转移对象

根据预警信号和隐患范围,确定需要集中转移安置人员。应优先转移河道堤防保护区、山水下泄危险区、低洼区域进水住宅,危旧房屋内群众,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孤幼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

3.3 转移信号

①准备转移信号转移安置责任人接到镇准备转移命令,通过广播、手机及录音喇叭通知。

②立即转移信号每个村组转移安置责任家中配备个喇叭或手摇式报警器接到立即转移命令,通过广播、手机、敲锣、手摇报警器组织人员立即转移必要时挨家挨户通知群众,并帮助行动不便的群众撤离确保所有人员按计划转移。

2.4 转移命令

达到转移避险条件,镇防办主任对全镇(包保领导或村书记可对各自行政村)提出转移建议,由政委或指挥长研究决定,并下达命令。

紧急情况下,各行政村书记有权根据情况研判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本辖区人员转移,并将情况报告镇防指。

水位达到规定转移条件,或接到上级指挥部门转移指令时,人员按具体时限要求转移;突发重大险情时,相应洪水影响风险区内人员立即转移。转移时遵循就近转移原则,能投亲靠友的尽量投亲靠友,做到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如水位上涨较快,应视情缩短转移时间。

2.5 转移安置

采取步行、农用车,镇村安排车辆、冲锋舟等形式转移。

安置地点和撤离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

当交通、通讯中断时,转移避险采用就近、就高、安全和自为战、村组自救、院户联防、户自为战的原则。镇、村要采取灵活、行之有效的办法组织抢险救援,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镇政府汛前在危险区域共设置若干集结点,集结完成后,按预定路线转移至安全地带。过湾、金星、龙潭等易发生险情的集中安置点为:南港实验学校转移责任人:赵军,177****9771;校方负责人:陈科,188****6789

④镇防指要调筹应急救灾物资,落实安置点必需的食品、饮用水、帐篷、床、衣被,对受灾群众实行临时生活救助;镇电信分局、镇卫生院、镇派出所每个安置点落实专门人员,负责通讯、医疗、治安等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应急抢险队伍

组建镇村两级应急抢险队伍。镇应急抢险队伍由机关干部、有关社会人员等组成:

南港镇应急救援队伍名册

序号

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1

赵金龙

 

 

2

 

 

 

3

刘培全

 

 

4

黄宗江

 

 

5

韦传柱

 

 

6

任永兵

 

 

7

 

 

 

8

刘义银

 

 

9

杜青林

 

 

10

邹建华

 

 

11

王文鑫

 

 

12

张廉政

 

 

13

徐德军

 

 

14

 

 

 

15

吴月红

 

 

16

 

 

 

17

 

 

 

18

冯小东

 

 

19

 

 

 

20

 

 

 

21

林勇军

 

 

22

马志安

 

 

23

周正栓

 

 

24

张选垒

 

 

25

何光吕

 

 

26

周永青

 

 

27

朱浩栋

 

 

28

董世文

 

 

29

方飞(沙埂)

 

 

30

钱金涛

 

 

31

王生来

 

 

32

谢晓峰

 

 

33

杨文柱

 

 

34

汪龙悟

 

 

35

 

 

 

36

郑兴旺

 

 

37

 

 

 

38

黄方锐

 

 

39

姚国争

 

 

40

杨贤德

 

 

41

张荣琢

 

 

42

 

 

 

43

 

 

 

44

方龙飞

 

 

45

孙启舟

 

 

46

陈永科

 

 

47

方飞(龙潭)

 

 

48

朱二兵

 

 

49

冯俊森

 

 

50

朱伟仑

 

 

51

汪晓辉

 

 

52

 

 

 

53

潘中圣

 

 

54

叶春林

 

社会力量

55

 

 

社会力量

56

 

 

社会力量

57

吴道云

 

社会力量

58

邓生转

 

社会力量

59

王海鹏

 

社会力量

60

汤云龙

 

社会力量

61

 

 

社会力量

62

任少东

 

社会力量

63

宋本武

 

社会力量

64

孙礼留

 

社会力量

65

王尚平

 

社会力量

66

孙礼林

 

社会力量

67

王金应

 

社会力量

68

陶友存

 

社会力量

69

 

 

社会力量

70

崔国存

 

社会力量

71

张永海

 

社会力量

72

王玉山

 

社会力量

73

王维长

 

社会力量

74

 

 

社会力量

75

 

 

社会力量

76

郑立虎

 

社会力量

77

王杰

 

社会力量

78

陈同云

 

社会力量

79

    

 

社会力量

80

童东凤

 

社会力量

81

张海波

 

社会力量

82

蒋海波

 

社会力量

83

赵立新

 

社会力量

84

周启柱

 

社会力量

85

童中权

 

社会力量

86

童中牛

 

社会力量

87

方先银

 

社会力量

88

周其银

 

社会力量

89

张舒敏

 

社会力量

90

 

 

社会力量

91

宋本玉

 

社会力量

92

朱六松

 

社会力量

93

陶方安

 

社会力量

村级本着就近组建的原则,选定便于召集、联络的基层民兵、群众等组成防洪抢险应急队伍,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谈鑫统一指挥。全镇共组建20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合计754人。

(二)巡堤查险队伍

组成人员:由所在村挑选责任心强、有抢险经验、熟悉堤情的人员担任。巡堤查险队长为所在村书记,队伍按照每村8至10人组建。

(三)乡镇物资、抢险救援装备情况

1 镇防汛指挥部筹备编织袋、桩木、救生衣等物资。所筹备的防汛物资存放于镇政府后院仓库和镇应急所仓库。砂石料及抢险机械按照社会号料协议方式储备。

2 各行政村筹备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各行政村的抢险机械、砂石、木材等物资按照社会号料、企业协议储备的形式储备。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一)宣传教育

结合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及5月8日~14日的防灾减灾宣传周,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防汛减灾意识,提高群众避灾自救能力。

(二)培训演练

汛期前组织防汛抗旱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帮助镇村干部熟悉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5月中下旬组织防汛演练,检验镇指挥系统的决策、通讯保障能力,应急队伍快速集结、防汛抢险装备情况。检验防汛预案,提高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六、信息报送

(一)报告内容

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工程调度运用情况,抢险、救灾进展情况,防汛抗旱人力调集、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人员转移及安置等情况。尤其要做好险情、灾情报送工作。

(二)信息报送

由镇防指报送县防指,对应的站所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报送。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应及时、准确、全面,重要信息一事一报,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首报基本情况,再续报详情。突发险情、溃堤溃坝、人员伤亡等险情灾情信息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第一时间上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