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12-28 00:00 信息来源:舒城县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各村民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舒综治[2006]17号文件精神,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乡社会治安形势总体是稳定的,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对敌斗争形势复杂的特点在我乡不同程度地存在。邻里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治安防范基础设施条件差,群防群治组织和经费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民群众安全感不强,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发展,开展平安建设是中央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备部署。农村是平安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须要求。能否保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维护社会稳定,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稳定工作,通过开展平安乡村、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和谐、不稳定问题,搞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党政为主导,形成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工作格局,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始终把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贯穿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分类指导主原则,因村制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通过广播深入宣传平安乡村创建活动,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更加健全,各类突出矛盾得到较好解决,社会关系更趋和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深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自觉性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文明,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三、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严打”方针,集中整治社会治安。从现在开始到六月底,根据社会治安形式和特点,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在哪里开展专项整治的原则,集中组织开展一次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杀人和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抢劫、抢夺、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要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农村经济发展,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的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农民生产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坚决遏制毒品发展蔓延的势头,及时发现,坚持打击敌对势力对农村的渗透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严防危害国家安全和政策稳定的重大事件和恐怖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及时检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力量,建立党政领导,综治协调,以司法所为依托,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零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以中心村庄为单位,设立治安中心户长,赋予其报告治安信息、法制宣传、民事调解、治安巡逻及帮教职责,加强培训管理,多渠道解决治安中心户长的报酬问题。今年底以前乡在二河、和平两村开展治安中心户长的试点工作,明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要高度解决农村因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村务公开、邻里纠纷等引发的利益纠纷;维护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理顺农民群众情绪,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而经发越级上访闹事事件和因调解不当发生“民转刑”案件,做到小矛盾纠纷就地调处不出村,大矛盾纠纷乡村两级联合调处不出乡。
(三)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适合农村治安防控网络体系,针对农民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推广普及铁门、铁窗、铁柜等经济适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设施,逐步推广科技含量高,适应农村特点的技防设施。加强农村治安防范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村专职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强化社会面的控制。
(四)加强治安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物品、重点人员、重点部门的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和有劣迹人员的教育管理,预防和减少闲散未成年人、服刑人员子女违法犯罪;加强对乡党政机关、企业单位、校及文化娱乐场所的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工作。
(五)加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务管理教育工作。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老人、妇女、儿童成为部分农村主要的留守人员,由此引发许多治安管理和防范上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特别对那些无人照顾、有不良行为的中心小学生及辍学生,完善有关政策,强化家庭各社会责任,落实关爱、帮教措施,创造有利于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六)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实施“依法治”、“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搞好普法宣传教育,重点抓好《治安处罚法》、《信访条例》等与农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平安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建设。加强村“两委”建设和治保会、调解会建设及村综治室等综治组织建设,配备专兼职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健全工作制度。
(八)加强平安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道路、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活动作为一件大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平安乡创建活动的指导,要广泛开展平安乡村创建宣传活动,引导农民投身于共创美好和谐稳定平安家园建设。
(九)动态管理,符合平安创建标准村的单位、校园、医院、市场、道路、企业、家庭由乡组织申报,并对评选结果实行动态管理。


二○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社会治安工作  平安乡村创建活动  意见          
抄  送:政法委                                        
                                 (共印16份)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