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庐镇乡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舒城县庐镇乡2025年度农业、渔业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25-03-19 18:32 信息来源:舒城县庐镇乡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5年庐镇乡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和县农业农村部门工作部署,依托庐镇本地特色,积极开展农业发展规划、粮食安全、渔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现主要工作部署规划情况如下:

    一、农业发展规划

    1、推动发展粮安天下,农稳根基战略。乡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到各村开展了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培训和实地操作,通过会议、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大力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全乡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7%。

    2、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在庐镇乡大户与农业加工企业进行订单农业相关合作的背景下,提高优质粮食的产出,因地制宜发展高山富硒稻。

    3、创新发展农业新种植模式。乡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倡导农户应用茶叶套种玉米模式,不仅有效控制了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杂草、病虫害等问题,还能促进茶叶生产,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4、因地制宜打造庐镇特色经济作物。发展本地特色茶叶,依托安菜村黄土关、小街村香炉山、张冲村花岩山等各村茶山茶山,扩大“舒城小兰花”种植规模,推进高标准茶园建设,发展茶旅融合项目,通过优化、整合茶叶资源,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逐步形成;发展山区中药材产业,依托山区资源,种植石斛、白芨等地道药材,与药企合作建立种植基地;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目前庐镇有“唐岭挂面”“唐岭粉丝”两个特色农产品品牌。

    5、推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绿色防控面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专项行动。通过引导农户提前或者推迟播种农作物,避开虫口高发期,安装诱虫灯、诱虫板、机械化除草等方式,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到85%。使得农药使用率减少至41.5%以下;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动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通过建设沼气池,开展绿色种养循环模式,使得畜禽粪污利用率大大提高。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收储,有效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推动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通过讲座、广播、发传单贴标语等方式加强宣传,使农户认识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重要性。

    6、推进保障畜禽食品安全,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全体免疫密度。

    7、推进提高农机设施作用。推动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率,大田作物提高农机机械化率。

    二、粮食安全

    庐镇乡继续贯彻落实粮食安全任务,狠抓粮食生产“三稳”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完成年度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宣传。乡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各村通过广播、讲座、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增强农户对抓好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2、建立台账。针对农户的确权面积,将组织乡村干部入户进行登记,督促落实种植任务。

    3、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引导大户在和平村、小街村和安菜村种植高山有机稻水稻,在黄柏村和姚咀村打造一个山芋高产示范片,要求各村也要根据实际落实不少于50亩的示范点。组织农技人员包保大户,召开培训会,在示范片或示范点上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使得良种和良法双管齐下,提高亩产效益。

    4、落实惠农政策。乡村干部连同村民组长入户调查,督查农户粮食播种面积,核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和粮食规模补贴。

    三、渔业安全生产

    庐镇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大力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渔业安全发展底线。具体措施如下:

    1、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通过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专题展,参加“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应急救援演练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及渔业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督促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实际管理人带头尊法、学法、守法,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7项职责,自觉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真正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2、乡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当前正在进行的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七条鱼”行动,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持续推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验收“三清单”制度实施。

        3、乡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发动渔业安全协管员、消防志愿者、村委会人员形成基层宣教网,推进渔民群体主动接受渔业安全生产信息。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