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棠树乡 > 农业农村政策

中共舒城县委 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12-09 10:04 信息来源:舒城县棠树乡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四个优先”要求,以“两强一增”为引领,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跨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21号)以及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扛起粮食安全责任,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52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6.5万吨。鼓励恢复早稻种植,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再生稻2.5万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推进粮食作物“三品一标”生产,发展优质专用粮食70万亩,优质粮食比重达到80%以上。创建麦稻单一品种整乡镇推进和万亩示范片,提升小麦、水稻种植亩均单产和亩均收益。开发冬闲田种植油菜2.24万亩。落实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0.47万头左右、规模猪场(户)不低于55个。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开展“一县一特”蔬菜全产业链创建,实现为合肥及长三角地区年均供应叶类蔬菜5万吨以上。

(二)切实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示范评定适当向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倾斜。严格执行2022年国家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聚集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实施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10万亩。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监管、促进保供稳价。

(三)加强重要农产品调控监管。深化粮食购销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抓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完成8300吨县级储备粮储备任务,储备粮规模达到18800吨。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促进粮食产销合作,深入推进“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应用,实现政策性粮食实时化、精准化管理。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增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

二、强化耕地保护举措,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用“长牙齿”的措施坚决守住79.9492万亩耕地红线。推深做实田长制,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严守耕地保有量目标,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县乡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顺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蔬菜、棉、糖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对已突破现有耕地保有量目标,或已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以县统一建立台帐,落实整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逐步恢复种粮或置换补充。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五)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完成202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综合运用“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工程措施和“改培保控”等技术路径,结合补充耕地、土地开发复垦整备等项目,统筹谋划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度新建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000亩。充分挖掘非耕地变耕地、旱改水资源潜力。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实施土壤酸化治理项目3万亩。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现代化灌区,优先将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鼓励先流转、后规划、再建设,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杭埠河重点河段及薄弱环节部位综合治理为重点,对全县境内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未达标的重点河流、重点河段进行全面治理规划,实施杭埠河安澜绿廊保护示范工程,推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排涝站拆除重建3座。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普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开展村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节水行动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六)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力争新增设施面积1000亩。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应用。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落实好设施农业有关政策,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七)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强沟渠以及水库、泵站、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和管护力度。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理顺防控体制机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提升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能力,实施“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扎实开展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做好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持续做好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

三、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八)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及脱贫人口收入变化状况,优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摸排、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细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做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及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九)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逐步提高中央及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达到55%。着力做好帮扶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推广“四带一自”帮扶模式,实现主体带动、自种自养达标等方式提高脱贫户收入。实施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光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拓展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建设领域、赈济模式,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十)确保帮扶政策发挥实效。继续落实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动态管控帮扶机制,扎实做好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社会帮扶工作。完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抓好就业、产业和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完善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人口稳得住、能致富。规范推广“一自三合”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模式。深入实施消费帮扶提升工程,争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发挥脱贫地区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作用。

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赋予农业发展新动能

(十一)加快实施科技强农。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发挥好科技引擎支撑作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2022年全县科技特派员达234人,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创新创业载体1个。实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提升行动,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15份,建设舒城黄姜种质资源保护圃。加强2.2万亩省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巩固桃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成果,推进以县种子公司为重点的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实施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培育“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25个以上。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重点打造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油茶的四个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实施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推行绿色种养方式,新增间种、套种、轮作等耕作面积2.5万亩。

(十二)着力推进机械强农。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以上。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2022年建设3个育秧中心、4个烘干中心、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打造1个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实现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2.7%。实施农机从业队伍培育行动,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20名,培训农机手400名。实施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省级稻麦油作物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1个;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50%以上,畜牧业、渔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45%以上。实施农机“标准地”改革行动,实施4.6万亩宜机化改造工程。实施农产品仓储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行动,2022年新建冷藏保鲜设施30个,库容达0.5万立方米。

(十三)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启动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提高村干部、村医等农村稳定就业人员工资待遇,乡村公益性岗位稳定在5000个左右,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和小微企业定向招聘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稳定就业。建立健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工作机制。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积极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厂,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施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加快释放资源资产增收潜力。实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2022年落实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13个,力争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总数达63个,占比15.3%。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8%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34%。实施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持续加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2022年培育认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00人。完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家庭农场发展至1300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07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300个。实施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年培训农民工3000人次以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五、实施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十四)加快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重点发展蔬菜、茶叶、油茶、畜禽优势特色产业,打造10亿级的特色产业强镇和亿元级的产业强村。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蔬菜面积达36.1万亩,产量66万吨。打造省级食用菌示范县,2022年食用菌产量、产值达到1.1万吨、1.3亿元。实施高质高效茶建设,茶园面积达13.3万亩,产量3700吨,实施徽茶优势产业集群续建项目,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1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油茶、林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林业产业“1+N”提升行动,开展“竹产业节节高”行动,综合开发利用10万亩竹资源,改造提升低产林0.1万亩,实施县级油茶抚育示范园项目,新造油茶500亩,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增长30%。加快发展畜禽产业,生猪饲养量达到39万头,皖西白鹅125万只,肉鸡饲养量3400万只。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

(十五)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2022年创建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重点打造13平方公里的绿色食品产业园,2022年力争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超80亿元,增幅达10%,建成1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全产业链农业综合体。加强农业“双招双引”,重点围绕食品加工、果蔬茶加工等领域,加强与国内知名农产品连锁配送企业合作,2022年招引 “头部企业”1家,引进签约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每个乡镇(开发区)不少于1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深化“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持续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十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抢抓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帮扶皖西革命老区机遇,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乡村主导产业向本地县域转移,推动农业市场经济主体分工合作、跨界融合、协同推进,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源创力和集聚度。加大桃溪“三园”建设力度(安徽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优质粮油、绿色蔬菜、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120.98平方公里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转型升级,年综合产值达56亿元。鼓励通过“电商+”“文旅+”等渠道,融合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活动,支持电商企业与农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产地直采,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上行。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等,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力争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突破60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提高到30亿元。

(十七)加强数字农业快速发展。积极争取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个、重点培育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物联网建设)12个,建设高质高效智慧茶园1000亩。深入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力争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20个以上,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3.57亿元。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新建5G基站206个,累计建成556个以上。

(十八)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两增两减”行动,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推行农药购买实名制、化肥施用定额制,化肥、农药利用率各提高0.5个百分点,均达41.5%。实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对2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工程,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超95%82%。开展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兑换超市试点,实施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行动,回收率分别超75%8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生物安全和兽药安全使用水平。积极申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万佛湖、杭埠河、丰乐河及其支流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完成营造林9.7万亩,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双增长的目标。深入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创建森林村庄16个,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完成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森林抚育3.5万亩。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巩固我县重点水域禁渔、禁捕成果,规范增殖放流,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常态化渔政执法监管。研究制定县域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工作方案。

(十九)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体系,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改造“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建成区域性电商物流枢纽,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推进“快递进村”工程,2022年全县乡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建设数达乡镇总数的90%,整乡镇推进快递进村覆盖面达70%以上,全县行政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100%。力争培育1个年网销额达5亿元的快递电商协同发展示范项目,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供销社系统“三社一会”建设,支持供销社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六、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二十)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建立自上而下、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机制,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突出“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全面推进、配套建设、突出特色、持续提升”要求。加快“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优化县域村庄布局分类,完成集聚提升类及有条件有需求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和审批,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传统建筑保护。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机制,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等全程参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挥集成优势,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规划定位明确的村庄。明晰乡村建设项目产权,建立健全管护体系,以县组织编制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

(二十一)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2022年实施农村改厕8000户,稳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巩固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全面完成年度9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任务。巩固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成果,确保不返黑返臭。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第三方运营长效机制,加强转运设施、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广“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98%。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完善提升2021年度27个省级中心村配套工程,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0个左右,总量达183个。

(二十二)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联网路、危桥改造等农村公路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97公里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工程,提质建设农村公路164公里,改造危桥7座。推进交邮快融合发展,拓展“公交帮你代”业务。推进山湖旅游大道、环万佛湖旅游公路等旅游功能提升工程,实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全域旅游。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县级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完善现有供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设施配备。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76千伏安。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完成80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开展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二十三)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普惠园覆盖率85%以上,加强对小规模学校的整合,持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落实新一轮学校标准化达标建设,协调全县各名师工作室参与城乡质量共同体教科研活动交流指导,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规范实施分级诊疗。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扎实开展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2022年全县5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28个村卫生室达到民生工程建设标准。2022年新建村卫生室5个,维改4个。全面推行村(居)民委员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合理配置村医,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提供服务,对不适宜配置的,采取县乡巡诊服务、上级机构派驻、邻(联)村卫生室延伸服务。开展村医“万医轮训”。规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和45-64岁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工作,完成率达到95%以上。推进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一站式”“一票制”结算系统,医保结算系统直接纳入全国、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打造舒城医保“智慧平台”,强化智能监控全覆盖,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做强做实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三馆一院”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推进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强化对乡镇敬老院的硬件投入,力争60%以上的乡镇建成社工站,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到40%以上。加快成立各类行业性、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关爱联系组织,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关爱服务。完善基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七、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和谐安宁乡村。

(二十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联创工程。落实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优化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引领带动作用。开展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专项行动,强化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深化“背包式”巡察,扎实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等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三资”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营中的腐败问题。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大公开栏向村民小组、居民区延伸。深化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应用信息化监督手段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推动村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监督委员会主任“三员合一”。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高质量完成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任务。建立并严格执行村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落实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事项清单制,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推行村级基础信息统计“一张表”制度,开展“社区万能章”工作,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二十五)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创新新时代农村地区群防群治工作。加强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持续打击“村霸”等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开展心理疏导服务进村入户。推动开展“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深做实“重畅决”工作,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做好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农村宗教工作力量,推进宗教网格化管理,对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问题突出的乡村进行专项治理。推进全县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开展农村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向乡镇延伸机制,建立乡镇综合执法队伍。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健全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

(二十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选树道德模范、舒城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等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深化“书香舒城”建设。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舒城庆祝活动。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移风易俗,逐步破除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深入推广“文明超市”“爱心超市”等典型做法,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八、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发展强大合力。

(二十七)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向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倾斜,重点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和“138+N”“6969”等工程。落实好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9.4%。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用足用活国家和相关部门支持产业发展用地政策,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辅助设施建设。

(二十八)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持续实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行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信贷模式,推动开展农业设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力争全县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实施数字赋能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支持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服务。加大政府性担保公司对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各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继续支持涉农企业运用上市“绿色通道”政策实现上市。

(二十九)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00人。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优先满足乡村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2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对县以下农林水卫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核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定向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

(三十)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三变”改革提升工程,改革村达到92%,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及盘活利用,鼓励探索闲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拓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渠道。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深做实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推进“森林增长、质量提升、资源保护、乡村绿化、产业富民”五大目标实现。

九、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三十一)压实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推动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四个优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落实县乡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持续加强“三农”领域作风建设。

(三十二)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县委农办工作力量,畅通运转机制,确保与所履行的职能相适应。

(三十三)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机制,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推进全面督查调度,开展专题交流、现场观摩等活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开展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四个优先”、“两强一增”等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等方面强化考核考评结果运用。按规定开展乡村振兴表彰激励。落实省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115”工程要求,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附件: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附件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第一类 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完成的硬性任务(共70项)

1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4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6.5万吨以上,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再生稻2.5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粮食储备中心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2

发展优质专用粮食70万亩。积极创建麦稻单一品种整乡镇推进和万亩示范片。积极开发冬闲田种植油菜2.24万亩。推行绿色种养方式,新增间种、套种、轮作等耕作面积2.5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

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0.47万头左右、规模猪场(户)不低于55个。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60个,总数达300个。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

深化粮食购销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完成8300吨县级储备粮储备任务,储备粮规模达到18800吨。深入推进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应用。

县发改委、

县粮食储备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6

长牙齿的措施坚决守住79.9492万亩耕地红线。推深做实田长制,县乡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对已突破现有耕地保有量目标或已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以县统一建立台帐。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7

完成202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000亩。实施土壤酸化治理项目3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8

对全县境内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未达标的重点河流、重点河段进行全面治理规划,实施杭埠河安澜绿廊保护示范工程,推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拆除重建排涝站3座。

县水利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9

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节水行动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县水利局、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0

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力争新增设施面积1000亩。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1

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理顺防控体制机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提升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能力,实施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扎实开展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做好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持续做好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12

逐步提高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超55%。

县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3

2022年科技特派员总数达234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创新创业载体1个。

县科技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4

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15份,建设舒城黄姜种质资源保护圃。加强2.2万亩省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巩固桃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成果。推进以县种子公司为重点的种业企业扶优行动。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5

培育 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25个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6

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4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建设3个育秧中心、4个烘干中心、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打造1个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实现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2.7%。实施4.6万亩宜机化改造工程。

县农机服务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7

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022年新建冷藏保鲜设施30个,库容达0.5万立方米。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1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19

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积极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县经信局、

县人社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0

落实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13个,集体经济强村总数达63个,占比15.3%

县委组织部、

县农业农村局、

县财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8%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34%家庭农场发展至1300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07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300个。 2022年新培育认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00人。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2

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

县人社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3

综合开发利用10万亩竹资源,改造提升低产林0.1万亩,新造油茶500亩,实施17个县级油茶抚育示范园项目,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增长30%

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24

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创建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累计超5个。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5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重点打造13平方公里的绿色食品产业园,2022年力争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超30亿元。力争建成1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全产业链农业综合体。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6

加强农业双招双引,招引1头部企业,完成农业招商引资25亿元任务。

县农业农村局、县招商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7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

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8

积极争取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个、重点培育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物联网系统建设12个,建设高质高效智慧茶园1000亩。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9

深入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力争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20个以上,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3.57亿元。

县商务局、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30

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新建5G基站206个。

县经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1

推行农药购买实名制、化肥施用定额制试点,化肥、农药利用率各提高0.5个百分点,均达41.5%。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2

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达95%和82%。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两回收体系,回收率分别超75%84%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3

实施万佛湖、杭埠河、丰乐河及其支流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完成造林绿化9.7万亩。

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4

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巩固我县重点水域禁渔、禁捕成果,加强常态化渔政执法监管。

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5

研究制定县域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工作方案。

县生态环境分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6

实施快递进村工程,2022年全县乡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建设数达乡镇总数的90%,整乡镇推进快递进村覆盖面达70%以上,行政村快递服务通达率100%。力争培育1个年网销额达5亿元的快递电商协同发展示范项目。

县邮政管理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7

加快供销社系统三社一会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县供销社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38

加快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完成集聚提升类及有条件有需求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和审批。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9

2022年实施农村改厕8000户,巩固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0

完成年度9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任务。巩固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成果。

县生态环境分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1

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转运设施、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广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98%。

县城管执法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2

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0个左右,总量超183个。

县茶谷建设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3

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97公里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工程,提质建设农村公路164公里,改造危桥7座。

县交通运输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4

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完善现有供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设施配备。

县水利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45

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76千伏安。

县发改委、

县电力公司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6

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完成80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开展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县住建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7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县教育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8

支持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达标370个以上。合理配置村医,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开展村医万医轮训。规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和45-64岁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工作,完成率达95%以上。

县卫健委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9

推进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一站式”“一票制结算系统,医保结算系统直接纳入全国、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打造舒城医保智慧平台,强化智能监控全覆盖,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分类资助参保政策。

县医保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0

县级特困养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40%以上。60%的乡镇(街道)建成社工站。

县民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51

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联创工程。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

县委组织部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52

深化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应用信息化监督手段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

县纪委监委机关

各乡镇人民党委、

开发区工委

53

开展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专项行动。深化背包式巡察。

县委组织部、

县纪委监委机关、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4

高质量完成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任务。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5

加强乡镇综治中心建设,争创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机制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县委政法委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6

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县司法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7

推进全县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实现全覆盖。

县融媒体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8

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打造好人安徽品牌。

县委宣传部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59

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土地出让收入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比例达9.4%。

县财政局、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0

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产业发展。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1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开展农业设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力争全县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县金融服务中心、人行舒城支行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2

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

县财政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3

2022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00人。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4

招募2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5

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

县委组织部、

县人社局、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66

实施三变改革提升工程,改革村达到92%。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及盘活利用,鼓励探索闲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7

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68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开展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四个优先两强一增等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等方面强化考核考评结果运用。

县委农办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69

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机制,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推进全面督查调度。

县委农办

 

70

落实省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115”工程要求,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党委、政府,

开发区工委、管委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舒城实际要求完成的特色性任务(共5项)

序号

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1

开展一县一特蔬菜全产业链创建,202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36.1万亩,产量66万吨。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2

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重点打造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油茶四个优势主导产业集群。

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3

打造省级食用菌示范县,2022年食用菌产量、产值达到1.1万吨、1.3亿元。实施高质高效茶建设,茶园面积达13.3万亩,产量3700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1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饲养量达到39万头,皖西白鹅125万只,肉鸡饲养量3400万只,新增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

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4

加大桃溪三园建设力度,推动120.98平方公里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转型升级,年综合产值达56亿元。

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5

推进三馆一院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乡镇每周不少于1场,村每月不少于1次)。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推进三个一体育设施建设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