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城关镇南溪社区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发表时间:2025-01-14 11:03来源:舒城县城关镇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创建地点:城关镇南溪社区

具体位置:舒城县春秋路与七门堰路交叉口远大中央公园52号楼

创建时间:2022年5月8日

创建级别:省级





关于成立南溪社区创建省级综合

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确保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经社区两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长:童舰军(社区第一书记)

副组长:罗洁(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

 员:亚军 陈莉莉  郝书秀  杨莉  徐华  滕玉香  方双凤  姚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0224月19日

 

 

 

 

 

 

 

 

 

 

 

 

 

 

 

南溪社区综合减灾执行机构工作职责

 

为把综合减灾工作落在实处,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八个工作组。工作组是综合减灾工作的执行机构,其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一、风险评估组

负责人:童舰军(社区第一书记)

 员:罗洁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

徐亚军(社区民兵营长)

滕玉香社区民政专干)

杨莉(社区党支部委员)

工作职责:掌握并及时排查各类灾害隐患,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交通、治安、供电、供水等各类安全隐患;掌握弱势群体基本情况,包括老年人、伤残人、孤儿、低保对象以及外来人口等,对其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救助和帮助;掌握并及时排查公共设施和公共建筑隐患,包括学校、道路、医院等各类公共设施隐患。

二、宣传教育组

负责人:徐亚军(社区民兵营长)

 员:郝书秀(计生信息员)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减灾宣传教育规划;在5.12防灾减灾日及其他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减灾知识宣传与应急救助演练活动;负责设置固定的宣传阵地,印发国家和地方性的减灾宣传材料;每季度组织一次社区管理人员、相关单位人员、社区居民参加防灾减灾培训。

三、灾害预警组

负责人:罗洁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

 员:郝书秀(计生专干)

 姚瑶(社区民委

工作职责:及时将民政、气象、防灾汛等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社区千家万户,做好防灾准备;及时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各执行工作组,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四、灾害巡查组

负责人:陈莉莉(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员: (社区文书)

   姚瑶社区民委

   方双凤(民政助理员

工作职责:灾前,对自然灾害隐患、公共卫生隐患、公共设施隐患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灾中,在协助救灾的同时,负责安全保卫;灾后,负责社区治安,排查次生灾害隐患,保障灾民生活稳定。

五、转移安置组

负责人:罗洁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

 员:徐亚军(社区民兵营长)

汪冯顺(社区警)

工作职责:负责应急避难所的设置与管理;负责应急避难路线及场所的标识;较大灾害来临时负责涉险人员能及时转移到避难场所。

六、物资保障组

负责人:方双凤(民政助理员)

 员:滕玉香社区民政专干)

工作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与管理,负责与大型超市签定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协议,保障临灾期间需救助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七、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黄书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员:余海姝(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

工作职责:负责安排因灾伤病人员的紧急救治;负责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八、灾情上报组

负责人:徐亚军(社区民兵营长)

 员:方双凤(民政助理员)

工作职责:在灾害发生1小时内上报区民政局灾情,较大灾情可同时上报区政府;在灾害过程组织人员查灾核灾,每24小时上报一次灾情;对灾后救助情况总结上报。

 

 

 

 

 

 

 

 

 

 

 

 

南溪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服从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社区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工作准备

1、物资准备

一是整合社区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救灾物资储备。

二是每年购置救灾衣被、食物、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

三是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和调拨制度。

2、人力资源准备

一是完善社区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三是培育、发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3、动员准备

一是详细了解辖区内小游园、广场和企业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疏散安置的原则,合理选择避险场所。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区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区捐助工作。

三是完善救灾捐赠工作应急方案,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4、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是积极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加大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利用社区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是每年至少组织1次社区灾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1次救灾志愿者队伍的培训。

三是每年根据本地区灾害发生特点,组织1-2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三、灾情信息管理及处理

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社区的需求。

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对于本社区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

3、在社区灾害发生时,若上级负责人未到达,由社区责任人统一指挥,参加救援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4、及时组织救援,疏散受灾群众,尽快将社区群众转移至安全场所,并做好安置工作。

 

 

 

 

南溪社区综合减灾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一、社区综合减灾设施包括用于战时人员紧急疏散的人防地下室和设在社区的人员紧急疏散图、人员紧急疏散指示牌、防灾减灾宣传画廊等设备、设施。

二、社区综合减灾设施既属国防设施,又是公共设施,应受到法律保护。社区居民要自觉爱护与珍惜,使其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三、社区综合减灾设施以社区管理为主,由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站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四、社区内如发现有人为损害人防设施现象时,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站应当场制止并及时报告区人防办,同时立即组织修复。

五、对人为破坏社区防灾减灾设施的,必须责令肇事人赔偿损失;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圈占、埋压、拆除、损坏、停用、挪用消防设施或器材。

六、社区要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每月对辖区单位火灾报警设施联动功能进行一次检测和试验;每季度对消防水带、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灭火器材等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南溪社区综合减灾资金投入制度

 

一、每年的“5.12国家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单。

二、为预防春、秋季突发性流行病,社区购置了一批消毒液、口罩等消毒用具用品。

三、社区制作了大型永久固定标牌,宣传橱窗,购齐了必备应急物资。

四、设立了综合减灾教室、图书室和活动室,配备了消防器材箱和逃生自救器材箱,以及医疗柜、医疗箱和部分急救药品。

五、为应急分队队员配置了急救包、应急灯、逃生安全绳等逃生自救设备。

 

 

 

 

 

 

 

 

 

 

 

 

南溪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目标任务

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救助,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基本情况

   南溪社区成立于20215月,位于舒城县春秋路与舒中支路交叉口。管理区域包括整个远大中央公园小区和舒城中学。全社区面积356646平方米。现远大中央公园分春溪园、滨溪园、溢春园三个小区和舒中宿舍入住共计6774户,总人口 16935 人。社区分为10个网格点,11个居民组。社区下设一个支部委员会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三、灾害风险

四、启动条件

城关镇应急救助预案衔接,结合社区实际启动。

五、灾害应急机构和工作职责

灾害应急机构由社区两委组成,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成员为成员,全面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四个救灾工作队,分别由社区班子成员为队长。工作任务直接分配到社区两委成员分头落实,小区管理员分片负责。

南溪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长:童舰军

 员:罗洁 徐亚军 陈莉莉  郝书秀  杨莉  徐华  滕玉香  方双凤  姚瑶

巡逻信息队:负责本社区社区安全巡查并发出预警信号。

转移队:负责转移本社区涉险区域居民到指定安置点,人员转移后转入参加应急抢险。

抢险队:负责工程抢险,在工程未出险前参加本社区涉险居民转移。

保障队:负责转移人员的生活安排,组织抢险物资供应,后勤服务。

巡逻信息队队长:徐亚军       转移队队长:陈莉莉

长:童舰军        保障队队长:罗洁

按照应急处置的要求,坚持分类建设、专兼结合的原则,社区组建了三支应急队伍。一是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工作者、社区治安员、派出所民警等14人组成的应急分队,负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应急救援,提高先期应急救援能力。二是组建一支由驻区共建单位、干部职工等40余人组成的兼职队伍,兼职人员平时分散在社区各个单位,一旦发生灾情,即可迅速投入到应急救援之中。三是组建一支由社区党员、居民、物业保安、低保人员近40多人组成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者的职业、特长和身体状况,分成了抢险、转移、医疗、后勤等小分队,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传达预警信息、指引居民疏散、提供后勤服务、伤病人员转移等工作。

六、应急准备

把地势较高的社区办公楼作为重点安置点,应急避难或集中安置工作由各小区管理员具体负责。平时做好救灾物资、装备准备工作。救灾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平时注重宣传、培训和演练。

七、灾害预警

明确接到上级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或发现特别紧急险情时,社区两委迅速安排各小区管理员入户通知,确保每个群众都能及时收到预警信息。

八、灾情信息上报

如发现灾情及时上报,各小区向社区汇报,社区向城关镇汇报。如发生重大灾害,紧急情况可越级向区级部门上报。实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和日报告制度。

九、应急响应

在灾害来临前,明确接到上级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或发现特别紧急险情时,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由居委会主任宣布启动本预案,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要积极响应。社区两委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责任主体,负责指挥,两委成员分片包干,各小区分头负责,通过入户、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居民,社区各救灾工作组根据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十、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灾后救助:各小区负责受灾人员和情况的摸底评估,社区负责统计上报,对上级的救助款物由民政助理员登记造册发放并公示。

2、恢复重建:对倒房户等重建房,社区要帮忙筹集资金、指导、检查验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