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15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守护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健康,保障消费权益,特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助力消费者避开各类食品安全风险,吃得安心、放心。
一、采购环节严把关
1. 选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口碑良好的场所采购食品,如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农贸市场,以及官方授权的网络销售平台。大型超市的食品采购流程严谨,对供应商审核严格,能确保食品来源可靠;连锁便利店凭借标准化运营,在食品储存、运输环节严格遵循规范,保障食品品质;农贸市场里经营时间长、口碑好的摊位,能提供农产品产地等溯源信息,所售食品新鲜度高;官方授权网络销售平台借助技术手段和专业品控团队,实时监测食品品质。选择这些正规渠道可大大降低买到问题食品的概率。
2. 查看外观与标识:选购食品时,务必仔细观察外观。若食品颜色异常,像蔬菜发黄、肉类色泽暗沉,散发刺鼻、酸腐等异味,出现变形、发霉等情况,千万不要购买。同时,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识,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清晰明确,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厂名及厂址等信息完整无误。购买临期食品时,要结合家庭食用量和剩余保质期谨慎选择,避免浪费。对于凉菜、生鱼片、生蚝等易变质食品,因其对储存条件要求高,更要谨慎购买,严格按储存要求存放并尽快食用。
3. 警惕网红食品与预制菜:当下网红食品、预制菜深受消费者喜爱。购买网红食品时,不能仅看宣传,要多要关注实际评价和食品安全信息,避免被过度营销误导。预制菜方面要注意查看食材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谨慎选择冷链运输可能出现问题或添加剂过多的产品。像此前有梅菜扣肉预制菜被曝光使用槽头肉,消费者需格外留心。
二、家庭聚餐多留意
4. 食材采购与储存:提前规划菜单,按需采购食材,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导致浪费或变质。采购回来的食材要及时分类储存,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易变质的肉类、海鲜等应尽快加工食用或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蔬菜、水果等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导致腐烂。
5. 加工制作讲卫生:加工制作食品前先将手洗净,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加工过程中严格做到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容器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烹饪时确保食品充分加热煮熟,尤其是肉类、禽类和蛋类等,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隔夜饭菜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6. 适量饮酒保健康:饮酒助兴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酒,不要空腹饮酒,饮酒后注意休息,避免酒后驾车或从事危险活动。同时,要注意辨别酒的真伪,不购买和饮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酒类产品,以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三、外出就餐重品质
7. 选择正规餐厅:外出就餐时,选择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良好、信誉度高的餐厅。可通过查看餐厅的量化分级评定等级(A、B、C级)来初步判断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优先选择等级较高的餐厅就餐。
8. 注意菜品安全:点菜时尽量选择常见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避免食用新奇、野味或来源不明的菜品。对于凉菜、生食海鲜等高风险食品,要谨慎选择,确保餐厅的加工制作过程符合卫生要求。用餐时注意观察菜品的色泽、气味和质地是否正常,如发现有异味、变质等情况,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向餐厅反映。
9. 践行光盘行动:树立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消费理念。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菜,避免过量点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剩余的饭菜可打包带走,但要注意妥善保存,并在下次食用前充分加热,确保食品安全。
四、网络订餐细甄别
10. 查看商家资质:通过网络平台订购外卖食品时,先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信息,选择信誉好、评价高的正规商家。尽量避免选择无证照、无实体店的“黑作坊”订餐,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11. 关注食品包装:收到外卖食品后,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使用安全、无毒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是否标注食品制作完成时间和安全食用时限等信息。对于包装破损、食品变质或超过安全食用时限的外卖食品,应拒绝签收,并及时向商家或网络平台投诉。
12. 保留消费凭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都要养成索要并保留消费凭证的习惯。消费凭证包括购物小票、发票、网络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作为维权的依据。
五、槟榔消费需谨慎
13. 认清槟榔危害: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咀嚼槟榔与口腔癌、食管癌等疾病密切相关。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槟榔素等成分具有成瘾性,长期咀嚼会对口腔黏膜造成严重损伤,引发口腔溃疡、黏膜纤维化、牙龈病变等口腔问题,罹患口腔癌的风险更是高达正常人的8—10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14. 了解监管政策:市场监管总局规定不应按食品对槟榔进行销售监管。槟榔制品不得以任何方式标识或介绍为“食品”或“食用”,不得作为食品经营。食品经营者不得将槟榔制品与食品混放销售,电商平台也不得以食品名义展示、经营槟榔制品,不得明示或暗示槟榔制品可食用。槟榔及槟榔制品包装不得按预包装食品标准使用食品的标识标注。
15. 理性消费与教育引导: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槟榔消费,充分认识其危害,谨慎购买、减少食用。学校和家长需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切勿让未成年人购买食用槟榔及槟榔制品,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若发现有商家将槟榔制品作为食品销售,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希望广大消费者通过以上提示,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遭遇消费纠纷时,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