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21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发表时间:2021-09-23 13:12来源:舒城县舒茶镇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舒城县2021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三夏”生产是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一仗。面对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的形势,为切实加快抢收抢种进度,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夺取夏粮丰收,夯实全年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基础,结合本县实际,就抓好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今年我县“三夏农机化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0万亩,确保小麦机收率达到98%以上,水稻机械化栽植率60%以上。全县计划投入“三夏”生产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育秧设备及插秧机1400台(套),其中参加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100台。

围绕生产做好政策落实、组织调度、技术培训、协调保障、信息支撑和宣传引导等指导服务工作,促进机具有序、高效作业,维护作业市场的稳定,保障县域内机具的供需平衡。

二、具体工作

1.认真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准备工作。一是详细做好实施方案。三夏农机化工作总体上要立足快、突出抢、保证安全。二是全面掌握作业信息。认真统计辖区小麦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起始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计划引进及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粮食烘干机数量及分布等基础信息,及时做好机手信息登记备案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技能培训。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微信群、QQ群等信息平台,开展在线技术培训和答疑咨询,开展机手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培训,指导机手对作业机械进行检修和调试,提高机手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作业质量。四是认真做好应急准备。依托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全县计划组建6支应急机收作业队(见附件2),应急时由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统一调度。

2.切实优化各项服务措施。一是加强信息服务。各乡镇农综中心要与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麦收动态、机具供求和气象信息等,保障“三夏”农机化生产有序推进。二是落实后勤保障服务。根据小麦区域分布和作业情况,在辖区主要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公布跨区作业机收服务热线电话,接受机手投诉和咨询,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油料供应等服务,建立农机维修服务队。三是积极做好工作协调。确保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主动对接气象部门,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农综中心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牵头成立“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领导组织,建立组织管理体系。要责任落实、服务到位,为夏粮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提供工作保障。

2.加强督查指导。为切实做好对全县“三夏”工作的督促指导,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将不定期深入到各乡镇检查麦收进度、机具调度、综合服务等工作,切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3.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三夏”是农机事故易发多发期。各乡镇农综中心要把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三夏”农机化生产全过程,履职尽责,依法加强监管。要深入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确保三夏农机抢收抢种作业安全。同时要落实省、市安委会关于农忙时节农业生产防火工作要求精神,防止火灾给农民造成损失。

4.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农综中心要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大小麦抢收宣传报道。围绕作业进度、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反映农机化生产在农业生产组织、作业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效,高频率、多形式、广覆盖地开展宣传工作,为“三夏”农机化生产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把“三夏”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做的更加扎实。

各乡镇农综中心要安排专人负责“三夏”农机化生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各地在报送数据的同时,要注重动态信息的分析。

 

附件1:

舒城县小麦抢收应急预案

 

我县小麦收获前后时间较紧,收获期极易出现连阴雨天气。为应对连阴雨天气造成小麦不能及时收获的风险,解决个别区域可能出现的收获机械供需短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小麦收获损失,保障我县粮食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压实责任、科学统筹,坚持抢收快收、应收尽收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成立小麦抢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长:徐正平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赵文全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总工程师

  员:王向阳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管理股股长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推广股股长

王爱秀  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财务股股长

办公室设在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管理股,王向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小麦机械抢收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组织动员调配农业机械、配件及油料保障,安排部署小麦抢收应急救援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提出应对小麦收获缺少联合收割机和天气多雨影响及时收割的工作对策;密切与气象预报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作业进度和气象信息,并通报小麦抢收工作动态,组织安排人员值班。按要求及时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小麦抢收情况,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负责处理其他日常工作。

三、应急控制

1.预案准备。根据全县小麦机械化抢收的形势,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确定应急重点。

2.落实保障。依托乡镇农机站、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组建6支小麦抢收应急服务队(每个服务队准备5台以上联合收割机),随时待命,听从小麦抢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调度,做好对口支援。各乡镇农机站要提前落实好机械,确保“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3.适时防控。及时组织全县农机大户、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抢夺晴好天气开展小麦早收快收。

四、应急响应

根据麦收期间联合收割机短缺发生范围、数量和阴雨天气的连续性,适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一)红色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红色响应:

1)全县小麦主产区内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3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区域抢收关键时期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50%。

3)因连续阴雨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我县小麦收割机连续5天不能收割。

2.红色应急响应措施

1)密切关注麦收及气象动态,及早、主动提出农机抢收小麦意见和措施。

2)组织、调度全县抢收应急服务队开展支援小麦抢收工作。

3)协调其他省、市非小麦主产区跨区作业机械投入抢收工作。

4)及时向市农业农村局汇报,启动“市红色应急响应”,争取兄弟县市对口支援。

5)及时发布小麦抢收信息,引导外地收割机来我县参加抢收会战。

(二)橙色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橙色响应:

1)全县小麦主产区内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2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区域抢收关键时期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40%。

3)因连续阴雨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我县小麦收割机连续3天不能收割。

2.橙色应急响应措施

1)组织、指导全县收割机投入主产区小麦抢收工作。

2)组织、调度全县抢收应急服务队开展支援小麦抢收工作。

3)协调其他县市非小麦主产区跨区作业机械投入抢收工作。

(三)黄色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黄色响应:

1)全县小麦主产区内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1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区域抢收关键时期缺少小麦收割机达到常规的30%。

3)因连续阴雨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我县小麦收割机连续2天不能收割。

2.黄色应急响应措施

1)根据小麦抢收的需要,组织动员、协调邻近县区的收割机投入抢收工作。

2)组织、调度我县抢收应急服务队开展就近帮扶抢收。

(四)应急解除

当全县小麦抢收恢复正常或收获结束时,宣布应急解除。

五、应急保障

1.小麦抢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手机24小时畅通,实现上下传达迅速,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

2.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提示农户合理安排农事,提前做好抢收准备。

3.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强化道路巡查,制止非法拦机截击行为,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联合收割机顺利转移。

4.加强与柴油供应部门的联系,协助供油部门及时调度,确保农机用油供应。

5.组织农机部门和农机维修网点和售后服务技术人员,深入小麦抢收一线做好检修服务,保障机具状态良好。

6.加强宣传引导,为本地及外地机械有序流动提供服务。

7.各乡镇农综中心明确专人及时报送作业进度和机收动态,确保信息畅通,调度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