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小麦生产技术明白纸

发表时间:2023-11-08 09:08来源:舒城县干汊河镇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1、优选品种
    选用抗赤霉病、抗穗发芽、优质、抗倒伏能力强的春性品种,重点发展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如宁麦24、扬麦25、镇麦15、中垦麦212等。
    2、精细耕作
    2.1、秸秆还田 前茬作物收获时选用加装粉碎、匀抛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械,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抛洒。将已粉碎的秸秆耕翻入地下,对采用深松技术的地块,必须旋耕,深度在12厘米以上,将秸秆切入土层,待墒情适宜及时耙压。
    2.2、精细整地 前茬收获后,针对不同区域和作物选择不同的耕整方式,圩畈地带推广灭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的复式机,可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同时还可减少土壤失墒,提高出苗率;山区丘陵麦区采用浅旋耕1~2 遍整地或免耕机开沟覆盖。
    3、科学施肥
    每亩基施有机肥500斤左右,化学肥料建议亩施50公斤施用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性复合肥(26-10-9)。拔节期亩追施尿素5-7.5公斤。秸秆还田的地块,要注意增施氮肥,以满足秸秆腐熟过程中所需要的氮素。
    4、规范播种
    坚持适期、适墒、适量、适法播种,遇旱抗灾造墒播种,努力实现一播全苗,全面提高小麦质量。
    4.1.种子处理 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者药剂处理,科学选择拌种剂,避免“白籽”下地,拌种药剂建议选用:苯咪甲环唑·咯菌晴·噻虫嗪或戊唑醇·吡虫啉等复配剂。
    4.2.适墒播种 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即土壤“抓土成团、轻丢即散”是小麦播种的最佳墒情。小麦播种前墒情不足时提前浇水造墒,播后墒情不好及时补墒。对受淹后水稻田在播前7-10天,采用开沟机起沟沥水或翻耕晒垡3-4天后用旋耕、施肥、播种、覆土、开沟、镇压一体的高畦降渍免耕播种机播种或“拱地龙”精量旋播复式一体机,具有播量准、碎土效果好、播深稳定、镇压实等优点。机械作业后,清理好“三沟”。
    4.3.适期播种 半冬偏春性品种为10月20日~30日,春性品种为10月25日~11月10日。
    4.4.合理播量 适期播种可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25万。如抢墒早播,应适当降低播量。当播期推迟到适播期以后,每亩播量15-17.5公斤,每推迟一天播种,亩基本苗增加0.5万左右,最多不宜超过30万。即每超过3天追加1-1.5公斤种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和整地质量好、墒情足、播种期早的地块适当降低播量,反之适当增加播量。
    5、科学除草
    5.1土壤封闭处理 播后苗前建议使用氟噻·吡酰·呋草胺复配剂或吡氟酰草胺、异丙隆、噻吩磺隆单剂及其复配剂等,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施于地面,进行地表处理,田间干旱需加大用水量。
    5.2茎叶除草 防治适期在小麦3叶1心至拔节前的期间里,按“能早尽早”原则,及时开展小麦杂草茎叶除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异丙隆或唑啉草酯+异丙隆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除;针对有抗性看麦娘或菵草的田块,可添加环吡氟草酮或炔草酯(亩有效用量不超过6克)提高防效。阔叶杂草:可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除,也可与禾本科除草剂一并混用,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