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千人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等统一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并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按照舒城县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舒城县千人桥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舒城县千人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科学性,现将该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民众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
2025年04月10日—2025年05月10日(为期30天),有效反馈期至2025年05月10日24:00
二、公示方式
舒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千人桥镇人民政府公告栏
三、意见反馈渠道
1、电子邮箱:qrqzrmzf@163.com
2、联系电话:0564-8043007
【所有反馈意见请注明“舒城县千人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字样】
感谢您的积极参与!
(附件)
《舒城县千人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公众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舒城县千人桥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包括分为镇域和镇政府驻地两个层次,其中镇域总面积为75.8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5.6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目标定位
千人桥镇目标定位为“县域铁路交通枢纽,特色商贸旅游小镇”,发展定位为“主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先行区、种业芯片育繁推广实验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指标要求,综合考虑千人桥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状条件及规划目标,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量化指标。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下达的规划约束性指标,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落实三条控制线,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至2035年,镇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70万亩;城镇开发边界2.17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0平方千米。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打造“一主两副、两带三区”的镇域空间结构,引领国土空间提质发展。
“一主”:即中心镇区与舒城东站高铁片区,为千人桥镇综合政治、文化、商贸、公共服务中心;
“两副”:分别为镇区东部的五里桥三产融合副中心、镇域北部三汊河乡村服务副中心;
“两带”:一是S330(杭万快速通道)工贸经济发展带,为舒东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长廊,东西联通镇区与杭埠工业园区、舒城县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另一为串联镇域主要集聚区与生活带的镇域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区”指东部三产融合示范区、西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和北部优质粮油生产区。
同时,构筑镇域“四屏五廊”的生态保育格局,奠定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基底。其中,“四河”指丰乐河、杭埠河、朱槽沟河、钱大山河;“五廊”指由杭北干渠等主干沟渠水系形成的两横三纵的生态廊道。
四、村庄布局优化
1、镇村体系
综合考虑千人桥镇当地人口规模、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交通区位等因素,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村庄分类基础上规划形成“镇政府驻地 + 中心村 + 自然村”的三级镇村等级体系。
2、行政村分类
结合镇域内行政村发展现状,优化细化上位规划要求,至2035年,千佛村、完备村、鲍桥村、千人桥村4个行政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韩桥村、黄城村、路里村、三汊河村、舒胜村、舒兴村、孙湾村、太岗村、童畈村、旺禾村、五里桥村、下三村、兴丰村、张湾村、张屋村、重阳村、周圩村17个行政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
3、村庄居民点分类
按照安全优先、适度集聚、配套完善、服务生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镇域内村庄居民点分类。至2035年,千人桥镇提升型居民点150个,稳定型居民点237个、收缩型居民点73个。
五、镇政府驻地规划
1、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五轴两廊、五区三心”的空间结构。
五轴:沿周瑜大道、兴桥大街、站前大道、新南路、千百大道等五条主干路形成的城镇空间发展轴;
两廊:杭北干渠生态绿廊和西河支渠生态绿廊;
五区:高铁综合片区、千西新镇片区、中部老镇片区、千东产业片区、农业博览片区。
三心:站前商务中心、新镇综合中心、老镇商业中心。
2、具体内容
公共空间与绿地系统。以水系为依托,结合镇政府驻地重点区域,见缝插绿增加公园绿地比例,提高镇政府驻地生态空间品质,推动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构建精致、宜人、内外贯通的蓝绿开敞空间体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街巷为基本空间单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布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设施用地,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交通设施。主干路主要承担片区之间联系和衔接对外交通设施的功能,形成“三横六纵”的方格网主干路系统。次干路采用方格网形式布置,形成“十六横八纵”的方格网次干路系统。
舒城县千人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图.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