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23年病虫情报(第六期)
当前一季稻病虫害发生
趋势及防治预报
一、发生程度:
预计二代二化螟、五(3)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一季稻纹枯病中等发生。
二、预报依据:
(一)二代二化螟
1.发生量:一代二化螟总体危害时间长,生育期不整齐,6月27日调查:早稻田与一季杂交稻大田加权平均亩残虫量9750 头,高于去年同期。
2.发生期:7月6日剥查,化蛹率48%,推算羽化高峰7月15-16日,卵孵高峰7月21-22日。
3.佳多灯:7月7日灯下见蛾,至19日累计诱蛾38只,7月16日出现蛾峰,峰日亩蛾量11只,7月19日诱蛾17只。
(二)稻纵卷叶螟
1.系统赶蛾:晓天点杂交稻田赶蛾系统点7月12日蛾量开始上升,7月20日亩蛾量69只。千人桥点系统赶蛾,7月13日蛾量开始上升,7月20日亩蛾量280只。蛾量上升趋势明显。
2.大田卵量:7月16日单晚田普查卵量平均5粒/百丛,7月18日普查卵量平均33粒/百丛。
3.佳多灯:7月6日见蛾,截止到17日持续见蛾,累计诱蛾13只。
4.食料条件:单季晚稻多处于分蘖至分蘖盛期,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取食危害。
(三)稻飞虱(白背飞虱)
近期稻飞虱田间虫量上升较快,7月14日田间调查,平均百丛虫量498头,最高900头/百丛。7月17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532头,最高1110头/百丛。7月20日调查,杂交稻田平均百丛虫量2375头,最高3620头/百丛,粳糯稻田平均百丛虫量1140头,最高1660头/百丛。
(四)纹枯病
7月17日普查,杂交稻田病株率1.3%-8.2%,平均3.1%,早栽单晚田病株率0.16%-3.5%,平均0.9%。
三、防治意见:单季粳糯稻、杂交稻田,要重点防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早播栽杂交稻和粳糯稻田要兼治纹枯病。
四、防治指标:二化螟每亩枯鞘团40个。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30头。稻飞虱百丛虫量1000头。纹枯病病株率5%。
五、防治适期:防治总体用药时间7月24日-27日。二代二化螟需在7月31日-8月2日开展第二次防治。
六、防治方法:
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低抗性稻区也可选用四唑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药剂复配阿维菌素、二嗪磷或杀虫双进行防治。(注:兑水30公斤/亩喷雾防治、无人机用水量大于2L/亩,施药后必须田间保浅水层5-7天)。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醚菊酯、呋虫胺、吡蚜酮等中任一种药剂。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噻呋酰胺等一并防治。
Email:scxzbz@163.com 电话:(0564)8663880
报:县政府办 省植保总站 市植保站 县农业农村局
发: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种粮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