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前公示】《舒城县杭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发表时间:2025-02-01 07:58来源:舒城县杭埠镇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优化杭埠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开发秩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编制《舒城县杭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前,《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使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4年21日至2024年31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现场公示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 398636735@qq.com

联系电话:0564-8035005

 

《舒城县杭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即舒城县杭埠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其下辖的一个街道社区(杭埠街道社区)、二十六个行政村(姜湾村、徐圩村、杭南村、禾丰村、薛泊村、龙安村、潘湾村、六丛村、舒拐村、胡同村、孙圩村、五联村、大兴村、太平村、五星村、保靖村、后河村、何圩村、河南村、汪圩村、六圩村、梅林村、官圩村、朱流圩村、三蕊村、培育村),总面积73.72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1、规划定位

舒城县域副中心,现代化工业小城市,合肥都市圈国际港务主体功能区。

2、规划目标

2035年,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质明显提升。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实现绿色发展的建设目标;农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优质耕地得到保护,特色农业得到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镇空间更加集约高效,产业用地规模合理,质量有所提升,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空间品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底线牢固、竞争力强、品质优良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三区三线

全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50平方公里(2.62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18.99平方公里。

附图1镇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2、全域总体格局

构建“五带一环,一主多点”总体格局。“五带”指在落实并细化舒城县“一区一核一廊多点”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的基础上,以杭埠镇重要河流水系为依托,构建杭北干渠、丰乐河、杭埠河、民主河、老杭埠河五条生态廊道;“一环”指依托中心城区外围9个行政村耕地资源打造的现代农业生态景观环;“一主”为杭埠镇镇政府驻地(杭城寺社区、白果树社区、唐王歇社区、大李户社区、桑树店社区、青龙庵社区),是城镇空间的主要载体;“多点”为镇域范围内大兴村、何圩村、河南村、后河村、六圩村、三蕊村、太平村、汪圩村和五星村,是镇域内主要田园综合体和特色旅游景点等点状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附图2镇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落实县级规划分区划定成果,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管控属性为基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划分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五类规划分区

附图3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四、产业发展引导

以电子信息(光电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主导的两大产业,加快生态工业提质增效,积极同合肥都市圈产业结构接轨,瞄准合肥“芯屏汽合”产业发展布局,构建精密电子基础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蔬菜、小麦等特色农业为辅助,推进精加工、复合型、高品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动农业增效。

构建镇域“一主两副多点”的产业空间格局。“一主”为精密电子基础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显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白色家电配套等产业。“两副”分别为杭埠镇老镇区传统产业集群和锦绣大道以北的新型产业集群。“多点”为康养休闲区、乡村振兴产业和若干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等镇域内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载体。

优化镇域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载体与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融合。精密电子基础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布局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载体原则上应集中在镇区边缘和村庄建设边界内。

五、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

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合九铁路的铁路干线功能,加速推进合舒市域铁路建设,融入合肥半小时生活圈。支持铁路物流发展,提高货运能力。

构建区域港口疏运体系。加速推进丰乐河III级航道和杭埠河IV级航道建设,提升杭埠镇水运交通疏运能力。重点推进舒城港杭埠作业区建设工程,打通货运交通运输节点,完善港区疏港通道建设。开展重要港区的专用通道、高速公路的前期谋划,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口有效衔接。

构建“五横五纵”的综合交通格局。“五横”为北环线、锦绣大道、迎宾大道、万佛湖快速路和南环线;“五纵”为省道241、玉兰大道、枫杨路、幸福大道和东环线。

 

 

 

 

 

附图4镇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2、公共服务设施

构建镇域三级镇村生活圈体系。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社区生活圈作为基本公服配置单元,按照镇政府驻地-中心村(社区)-自然村三级分类配置,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中乡集镇层级社区生活圈和村/组层级社区生活圈的标准,配置服务要素。

六、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

统筹安排镇政府驻地和各类用地,优化形成“三廊五区”的用地结构。

“三廊”:民主河生态廊道、合九铁路廊道和高速市政廊道。

“五区”:老镇区、北部服务片区、产业园区、新城区和康养休闲区。


附图5镇政府驻地空间结构图

2、交通组织

化道路建设空间保障,打造高效便捷、结构合理的镇区道路网络系统。镇政府驻地构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交通体系,形成“四横三纵”的路网结构,其中,主干路是联系各组团与镇政府驻地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主要为锦绣大道、迎宾大道、万佛湖快速路、玉兰大道、幸福大道等;次干路的布设充分与用地相协调,主要起集散主干路网交通的作用,以通行机动车交通为主,承担镇政府驻地内部的交通联系;支路以承担短距离交通为主,串联镇政府驻地内部组团、旅游节点和景观节点,建立慢行旅游流线空间。

“四横”:锦绣大道、迎宾大道、万佛湖快速路和南环线;

“三纵”:玉兰大道、枫杨路、幸福大道。 

  

附图6镇政府驻地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分层、分级落实《舒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本规划确定的2035年目标和各项指标,推进重点地区的规划研究和编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经行动态维护。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全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