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3-11-24 14:32来源:舒城县阙店乡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一、猪场设施设备要点

1.猪舍应选择全封闭式结构并配备机械通风设备,采用全自动机械化送料和饲喂系统,包括贮料塔、螺旋式输料机、喂料机、匀料器、料槽和清扫等装备。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置防疫沟,选用捕鼠器、防鸟网、灭蝇灯等设备防止外来动物、鼠、蚊蝇等和疫病病原的侵入。

2.猪舍应安装温控、湿帘、风机以及自动化饲喂、饮水、光照和清粪设备,配套精准饲喂、水质净化、智能环境控制、粪污处理利用等设施设备。

3.在自动供水系统中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保障清洁用水。

4.实行净、污分道设置和管理。选择适当位置建立出猪间(台)或中转出猪站(台);出猪间(台)及附近区域、赶猪通道应硬化,方便冲洗、消毒。出猪间(台)应安装挡鼠板,坡底部应设置排水沟。

5.场区内猪舍、生产区、生活区应相互分离,布局合理;建有雨污分离排除沟、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或沼气池)。

6.具备兽医室、兽药房、疫苗储藏库(柜)。

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建立和落实生产管理制度、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免疫程序、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等。

2.建立档案和生产记录并应保存2年以上。

3.实行自繁自养、小单元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产地检疫证明等手续完备。

4.实行兽药购售登记制度,落实兽医处方制度,规范填写兽药使用记录。

5.按照生长发育阶段实时对生猪饲养密度进行调整;有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三、生物安全管理要点

根据猪场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重点从五个环节进行控制。

(一),人员控制。

1.企业高层管理者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减抗,把减少使用抗菌药,降低生猪产品兽药残留当成关系菜篮子食品安全、关系人类子孙后代健康的任务来抓,成立企业内部相应的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企业中层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认同减抗工作,从中层执行上落实减抗,对政策执行有力,落实制度到位。

3.企业基层员工在行动上落实减抗工作,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鸡工作。员工在生产区应勤洗手和换洗工作服,做到每天下班前刷洗胶鞋;出入每间猪舍时必须经脚踏消毒盆消毒。严禁饲养人员串猪舍。猪场员工休假返场后全身洗浴,经过48小时隔离可进入生产区工作。维修工等后勤人员需要进入生产区的必须经过洗浴后穿场区内特定的工作服和雨鞋,由场长和兽医负责监督。门岗应设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进出消毒通道,外来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场区。

(二),种猪选择。

严格执行引种检测、隔离制度,引进的种猪至少隔离30天以上,经兽医检查确定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区。种猪上产床前,要经过彻底的清洗、消毒和体表驱虫。场区产房、保育、育肥环节猪群流动采取全进全出原则。后备猪驯化完毕至配种前进行血清学检测,淘汰不合格后备猪,怀孕后备猪转入单独妊娠栋舍。无饲养价值种猪及时淘汰。

(三),物料控制。

兽药、疫苗、饲料、设施设备等生产物资以及食材等生活物资,是猪场重点管理的风险物资,应严格采购有资质的生产企业,并做好相应的采购和使用记录。储存保管要防霉变、防潮湿和防高温。养殖场户要制定生产生活物资进场计划,尽可能减少入场频次,并保证每批次进场物资的消毒效果。

(四),饲养管理。

严格执行 全进全出 饲养管理方式,各阶段猪舍之间相对封闭 ,一般情况下严禁各个区域或猪舍之间的人员走动,工具不得互借。合理确定饲养密度,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等的管理工作。建议推广智能化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实时预警管理及数据汇总分析。通过机器人智能巡检等实现生猪生物学指标、相关行为等信息实时采集,辅助生物安全管理智能化决策。每天注意猪群采食、饮水、通风、光照等日常工作;加强对猪舍的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清粪,及时维修设备。

(五),环境控制。

猪场选址应符合防疫要求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场区内净道与污道无交叉,车辆、人员通道,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等关键位置均应设有消毒设施。制定车辆入场消毒流程、物品进场消毒流程、人员进场消毒流程、工作人员从生活区进生产区消毒流程、猪场车辆消毒池消毒药配置流程、生产区衣物消毒流程、猪舍带猪消毒流程等。

四、疫病治疗管理要点

1.具备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配有检测能力,并配备执业兽医师、兽医技术人员和药房管理人员,建立兽医人员档案。

2.制定和完善用药制度。

建立完善的兽药采购、验收、入库、储存、出库、使用制度。兽药使用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畜禽养殖场(户)兽药使用样式的通知》(农牧便函〔2023177号)制定的畜禽养殖场(户)兽药使用样式记录。按规定开具处方笺,并存档保管2年以上。建立投入品供应商评估档案和产品质量档案。

3.减少抗菌药使用。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充足营养等方式减少抗菌药使用量。驻场兽医及养殖人员积极参加执业兽医、养殖业者健康养殖和安全用药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提高用药水平。育肥猪后期的商品猪,尽量不用抗菌药;必须治疗时,严格遵守所用抗菌药的停药期。

4.合理使用抗菌药替代品。

建议选用黄芪、山药等中兽药提高猪群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建议选用白术、党参等中兽药促进生猪生长、降低料肉比;建议选用板蓝根、金银花等中兽药抗菌抗病毒消炎,建议选用微生态制剂改善肉鸡肠道内环境。在选用以上抗菌药替代品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