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棠树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等统一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并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按照舒城县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舒城县棠树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舒城县棠树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科学性,现将该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民众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
2025年04月15日—2025年05月15日(为期30天),有效反馈期至2025年05月15日24:00
二、公示方式
舒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棠树乡人民政府公告栏
三、意见反馈渠道
1、电子邮箱:446708916@qq.com
2、联系电话:0564-8594212
【所有反馈意见请注明“舒城县棠树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字样】
感谢您的积极参与!
(附件)
《舒城县棠树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公示材料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舒城县棠树乡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包括分为乡域和乡政府驻地两个层次,其中乡域总面积为77.6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0.59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目标定位
棠树乡形象定位为“舒城西门户,家居智造园”,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棠树、全景棠树、文明棠树、和谐棠树、幸福棠树”的总体目标,谋划“北工业、南文旅”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力争至规划期末将棠树乡打造成“六安市三产融合示范乡镇、舒城县农产品产业加工基地”。
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指标要求,综合考虑棠树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状条件及规划目标,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量化指标。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下达的规划约束性指标,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落实三条控制线,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至2035年,乡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6万亩;城镇开发边界0.21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0平方千米。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打造“两廊两轴、双区双心”的乡域空间结构,引领国土空间提质发展。
“两廊”指丰乐河生态廊与杭北干渠生态廊道。
“两轴”指南北向的旅游大道发展轴和东西向的X043发展轴;
“双区”指北部工贸发展片区和南部农旅发展片区;
“双心”指乡政府驻地综合服务中心和棠树工业集聚区工业发展中心。
四、村庄布局优化
1、镇村体系
综合考虑棠树乡当地人口规模、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交通区位等因素,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村庄分类基础上规划形成“乡政府驻地 + 中心村 + 自然村”的三级镇村等级体系。
2、行政村分类
结合乡域内行政村发展现状,优化细化上位规划要求,至2035年,西塘村1个行政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邱岗村、新安村、八里村、棠树村、路西村、窑墩村、黄岗村、墩塘村、寒塘村、烽西村、三拐村、桂花村、云雾村、洪院村14个行政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刘院村1个行政村为特色保护类村庄。
3、村庄居民点分类
按照安全优先、适度集聚、配套完善、服务生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乡域内村庄居民点分类。至2035年,棠树乡提升型居民点255个,稳定型居民点55个、收缩型居民点28个。
五、乡政府驻地规划
1、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两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环:风土棠树魅力环;
两轴:文旅大道风情轴、棠树活力风貌轴;
四区:西部生态生活区、中部商贸服务区、南部和美生活区、东部综合文服区。
2、具体内容
公共空间与绿地系统。以水系为依托,结合乡政府驻地重点区域,见缝插绿增加公园绿地比例,提高乡政府驻地生态空间品质,推动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构建精致、宜人、内外贯通的蓝绿开敞空间体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街巷为基本空间单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布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设施用地,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乡政府驻地特色风貌指引。新建住区和改造住区的建筑主要建议点群式、组合院落式布局方式,新建小区以多层为主,应该有合适的密度和容积率。公共建筑注重建筑与开敞空间体系之间的衔接与融合,通过建筑细部的设计,鼓励对传统文化韵味的表达。为创造有秩序的街道环境,街道家具必须有统一的设计,包括设置的位置、色彩、形式,而不应由各系统各自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