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发表时间:2018-11-30 00:00来源:舒城县人民政府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和《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皖政〔201425号),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三通两台一覆盖”建设,坚持以“软硬并举、共建共享、应用为本、形成特色”为指导,以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为规范,以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规划实施为重点,以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在线课堂示范县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建成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现舒城现代化夯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2014年,全面建成覆盖全县中小学和教学点的教育城域网,使用好省教育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做好对上对下的互联互通;建设视频会议、OA办公系统、财务、项目和人事、统计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采取租建并举的办法,力争80%以上学校建成校园网,80%以上学校能够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点资源建设项目暨“在线课堂”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7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升;所有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学校能够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线课堂”延伸到村级薄弱学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城乡、校际数字化差距进一步缩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研有机融合,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建成覆盖全县的数据管理中心和教育管理应用系统;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2020年,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人人享有,县城镇和集镇家校互通平台基本建成,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推进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全县基本实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任务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信息化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达到省定标准,“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常态应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信息化对教育管理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教师教学习惯、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基本实现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取得变革性突破;学生基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2020年,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实现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1.缩小数字鸿沟。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力度。搭建资源平台,建立资源超市,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好用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通过专递课堂、空中在线课堂等多种形式,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校际差距。

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进网络教学教研活动,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技能培养、家校互动、德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3.提升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对接使用省建设的基础教育资源交换与共享、统计与分析、质量评价、师资与教科研管理、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在线教学与学习、中小学安全管理、教育发展评估等应用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基础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基础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提升学校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任务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对接使用融入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职业教育“两平台”;县职教中心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基本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建成对接县内外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教学实践等各类数字资源丰富,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技能培训、教学实践、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信息化能力明显增强。

1.加快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以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广泛应用,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撑技能型人才培养。

2.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信息技术终端设施普及,重点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数字化技能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等数字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实习实训、专业设置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与教师自主学习、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3.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开发信息化实践教学辅助工具,建设和推广虚拟仿真实训、场景实时教学系统,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

(三)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任务

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在省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框架内,打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渠道。2020年,按省规划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率达100%,形成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综合服务体系。

1.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使用省依据国家继续教育数字资源规范整合共建的数字化优质资源,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快速访问学习资源。打通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区教育界限,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共享。

2.加快发展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为主要载体,建设城乡一体化、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整合企业技术和网络平台优势,建设多网合一的终身学习应用系统、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等多模式远程学习服务。

3.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使用省建教育教学与学习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和面向学习者的教育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学分银行系统等,完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终身学习档案系统,实现学习者教育学分的积累与转换,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逐步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主要任务

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常态使用省建成的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和基于基础数据库的教育管理应用系统,结合县域实际予以完善,为管理决策和公众需求提供高效服务。2020年,全面实现与省建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形成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1.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力。充分利用全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进行教育规划与宏观决策。整合县内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全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主动融入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办学、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2.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应用全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深化招生、学籍、学生资助、科研、学历、项目建设、经费管理与各种资质查询等信息服务,扩大和延伸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

3.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校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测,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五)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主要任务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基本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建成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与高效的支持服务体系。

1.优化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讯传输资源,基本实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建立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

2.对接使用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充分整合现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促进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系统兼容、稳定可靠、服务精准。对接使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3.创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全县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提供共建共享的基础环境和优质资源服务。使用并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和制作工具,建设优质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等数字教学资源,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农村中小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4.构建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加大教育网站管理力度,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和主动防范能力。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三、重点工程

(一)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以信息化终端设备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等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1.加大设备更新力度。对农远工程等前期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配备档次,提高运行效率。加强舒城县教育信息网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在充分利用好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引入激励机制,开放平台管理,将多方资源有机整合,逐步打造出具有舒城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

2.提升计算机配备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和师机比。在更新前期设备的基础上,力争新增部分计算机,确保小学、初中生机比不低于151,高中生机比不低于101的水平;城区学校师机比达到11,农村学校师机比不低于21。力争到2017年,小学、初中生机比不低于101,高中生机比不低于81的水平;城乡学校师机比达到11。到2020年生机比不低于61

3.提高互联网接入宽带水平。2014年全面实现光纤到校,教学点不低于4M,小学不低于10M,中心学校、初中不低于30M,高中不低于50M。力争到2017年,教学点不低于10M,小学不低于30M,中心学校、初中不低于50M,高中不低于100M。到2020年实现更高速度的宽带水平。

(二)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1.所有学校建成校园门户网站,应用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建设的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在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应用各类校园数字信息,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数字化。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各类软件系统,引进数字手段进入学校管理、安全防范、招生考试等领域。建好、用好OA办公系统及财务、统计、学籍、人事等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数字化校园集约程度,推进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提升宽带速率,确保校园内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场所,实现信息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互联互通,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支撑。

2.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模式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础数据库,汇集整理县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数据及动态信息,对教育系统运行和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动态监测和业务监管,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完善标准、互接互认基础上,逐步整合学籍、校舍、财务、就业、安全、学生综合评价等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扩展各类管理应用模块。

3.制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考核制度,合理认定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工作量,促进信息技术在广大师生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中的常态应用和创新应用。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示范课评选、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资源征集和课题研究等活动,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加强城乡学校校际远程协作,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开展全县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提升学校宣传、家校沟通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信息技术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以领导懂、骨干精、人人会为目标,加强人员培训。

1.加强校长队伍培训,做到“领导懂”。通过对校长的培训,既让校长们懂得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又让校长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按照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执行力。

2.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做到“骨干精”。 重点是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重视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学科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整合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处理好教学教研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衔接。

3.加强教师培训,做到“人人会”。 以中小学教师为重点,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培训等多种形式分级分类开展全员培训。重点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争到2017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达标率达到100%,中级水平不低于60%,高级水平不低于20%。到2020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达标率达到100%,中级水平不低于80%,高级水平不低于40%

4.加强学生培养,切实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引进开发信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四)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工程。

1加快舒城教育城域网建设。以校园网升级改造为重点,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统筹部署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宽带网络接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县教育局和学校共同参与,租用企业光纤,建设相对独立、便于管理的舒城教育城域网。完成教育局机关网络中心的升级改造,力争完成与全县所有学校的网络高速互联互通。

2.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强全县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以县政府电子办公平台为依托,构建全县教育协同办公平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普遍开展网上电子政务,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交互式办公、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全县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办公效率,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2014年内,建成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3.推进全覆盖项目的延伸。重点做好11个“在线课堂”主播教室建设工作,做好项目延伸的规划工作。加强网络教学、教学评价、同步课堂、备课教研、名师课堂、电子阅览、专递课堂、在线课堂主播教室等校本资源建设。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暨“在线课堂”试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资源接收使用等管理、应用制度,促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有效衔接,解决应用难题,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效益,逐步将全覆盖延伸到小学、初级中学、中心学校和高级中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利民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物价局等为成员单位;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县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通信、广电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工作。

(二)完善制度环境。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情况作为新任教师上岗、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和考核奖励等的重要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和激励机制,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状态评估和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工程运行绩效考评。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优惠政策,协调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

(三)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按中小学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力争达到20%)建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强教育信息化的运行维护。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乡镇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切实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根据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信息化服务的运作机制。构建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的网络、设备、人才、服务等资源,采取租赁设备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技术、软件、管理、运行维护、个性化资源建设等服务的办法,采取竞争谈判、询价、打捆购买等方式,降低教育信息化运行成本。

(四)加强队伍建设。围绕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任务,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出台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办法,保障相关人员待遇,建设一支管理有力、技术过硬、相对稳定的教育信息化队伍。

(五)落实责任追究。本规划由县政府组织实施,各乡镇政府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及相关企业应明确各自分工,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按照本规划明确的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加强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