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舒城应急管理局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5-01-03 09:17来源:舒城县应急局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舒城县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为目标,全面抓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为全力打造六安绿色振兴新高地、赶超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舒城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2024总体安全形势

2024年我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比2023年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全年受灾人口363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90.3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2874.18万元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思想理论,锻造忠诚干净队伍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一是强化廉政教育提醒。结合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充分发挥任前廉政谈话作用,提醒督促新任职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守好廉洁自律底线;二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前往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1次,局党委书记讲授纪律党课1次;三是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针对干部职工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违法、日常管理松散、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在全局开展辅助人员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规范全局工作人员管理,打造“廉洁、务实、高效”的应急队伍。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根基。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年初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学知识、固基础、提能力”学习教育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相关业务知识;二是丰富学习形式。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组织开展支部党员大会5次,支部委员会10次,党课3次,主题党日10次;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形势分析研判,认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监督监管,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防范化解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3.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持续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内法规。建立党费月收缴、月支出等工作台账;二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大在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为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三是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切实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1.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县共组织6597人次观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事故警示教育片以及典型案例解析片;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对从事经营活动人员开展教育培训;还开展了消防、防汛、森林防火等演练。

2.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一是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做好全方位森林防火宣传,在全县乡村应急广播及森林防火宣传车滚动播放禁火令、森林防火科普知识和、宣传标语等。

3.开展其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开展万企筑安话安全活动。累计引导企业参与“活动1193场次,参与78324人;二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咨询答疑约50余人次;三是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六五环境日、八五普法,大力开展各项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应急安全文化“五进”活动。

(三)落实落细各项措施,营造安全稳定形势

1.做好检查督导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对全县3家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和3家露天采石企业复工复产进行全面检查,共排查整改隐患18条;二是对3家在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共发现整改隐患11条;三是推进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共建设规范店88家,引导850名电焊工参加培训;四是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工贸劳动密集型企业冬季火灾防控、粉尘涉爆、工贸使用危险化学品专项、厂内运输机动车、规模以上暨重点有限空间企业等专项整治,累计检查企业332家检查517次,约谈企业12家,立案查处企业3家。

2.推进直管行业治理,树立安全标杆。

工贸行业:一是推进“工伤预防+精准执法”协调联动机制,与县人社局加强沟通,对3家工伤高发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整改隐患36项。二是强化“安全服务进园区”帮扶指导,累计组织专题培训3场次,联合演联1场次,参训企业及监管人员100多人次,走访服务重点企业12家,协助排查隐患问题80多项,培训指导22家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受警示企业600多家,入企宣讲300多家次。三是加强源头管理,筑牢安全基础。累计完成安全设施“三同时”或补救措施企业273家,年度内完成企业55家,6家企业顺利完成三级标准化达标创建。四是摸清底数,扎实开展了全县工贸企业基础信息调查、初报、审核等工作,为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了基础保障。

危险化学品行业:一是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二是对全县57个加油站开展了交叉互查,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和问题52项;三是扎实开展舒城县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了《实施方案》,目前正按方案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四是集中开展工贸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县乡镇(开发区)摸排统计工贸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共97家,并组织执法力量对重点工贸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企业35家次,警示约谈企业2家,立案查处企业1家。

非煤矿山行业:一是抓源头管理,严把安全设施“三同时”关和开采现场现状关,实行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等级管理;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运行。全县非煤矿山企业均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三是认真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县应急局、各非煤矿山企业均制定了非煤矿山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推进表;四是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风险分级监管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

3.坚持强监管严执法,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做好执法检查工作。共组织检查企业367家,检查企业660次,执法检查数量远超去年同期,累计发现安全隐患2065项,已整改1243项。其中经县政府批复同意计划内27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检查和复查任务。由市级发起双随机计划检查37家企业,已完成联合执法检查和网上公示、复查任务。完成年度典型执法案例任务6件;二是打非治违工作成效显著。事前立案16件,事前处罚12件,累计处罚金额43.1万元。其中,危险化学品“打非”行政处罚4件,处罚金额30万元。烟花爆竹“打非”共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1起,其中应急部门立案6起,罚款4万元。涉案烟花爆竹共15469件,没收烟花爆竹5652件,今年全县因违法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被行政拘留的共6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1人。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开展行政处罚2件,另有2件正在立案调查中;三是“互联网+执法”系统全面启用。乡镇执法检查在县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也全面启用“互联网+执法”系统。赋权乡镇应急管理行政处罚权限16项。

持续抓好防灾救灾,提升灾害处突能力

防汛抗旱工作。一是及时县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148座小水库、188个山洪灾害行政村、86处地质灾害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整,修订完善《舒城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二是开展检查排险,对前期防汛抗旱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改的要求制定应急度汛预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三是县级储备括袋类、布料类、木桩、钢丝网兜、橡皮艇等物资;四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将8支本地水利施工企业同民兵连、蓝天救援队、非煤矿山救援队等一并纳入应急队伍进行登记,举办了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和演练;五是做好转移避险,今年四轮强降雨期间累计转移人员1011户1910人,做到零伤亡;六是全面推进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9月26日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验收考核申请,10月29日金安区对我县建设工作进行复核。

防灭火工作。一是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森林防火形势并部署工作;二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印发工作提示函;三是组织应急、公安、林业、消防等部门开展明查暗访;四是开展舒城县2024年森林火灾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五是积极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组织召开森林防灭火工作会商会,印发《舒城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禁火令》并发放2000份禁火令(张贴版)至各地。

减灾救灾工作。一是做好春节前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累计投入9348人次,动用工程机械363(个、辆),融雪剂等抢险物料573.02吨,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015处,发放868件御寒物资;二是及时高效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积极应对,加强灾情会商,认真查核受灾情况;三是稳步实施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工作,全县共28.81万户参保,参保金额220.8万元,目前已累计赔付516户,累计总赔款47.65万元;四是及时拨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共拨付两笔救灾资金,分别用于人员转移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五是有序开展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待资金确定后,确保在春节前打卡分配至各受灾人口手中;六是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摸底统计。目前已录入系统的共计9处,占地面积92.8万㎡,可容纳人数7.34万人。

(五)积极落实国债项目,发挥好上级资金效益

积极争取上级国债资金1300余万元,主要用于预警指挥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采购,目前已基本安装(采购)到位,极大地提升我县应急处置能力。

三、特色与亮点

(一)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并重

对企业监督检查过程中,执行“提醒服务式”执法,并聘请安全专家参与排查隐患、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贯穿执法全过程。坚持“说理式执法”“谁执法谁普法”,将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办案全过程,持续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安全生产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工作,严把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行为

从应急、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消防、城管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成立“打非”工作队,严厉打击烟花爆竹、成品油、城镇燃气、消防和运输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日常加强部门联动,特殊时期集中力量联合执法。

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企业历史欠账多,安全基础薄弱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查自改不认真,对自身存在的风险隐患辨识排查管控缺失。

(二)行业和属地监管责任没有压实

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仍然没有拧紧,部分部门、属地的安全生产职责没有完全理清,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存在一定的盲区死角。对专项排查整治不够重视,“只查不促”“一查了之”,检查走过场、检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少数乡镇委托第三方协助排查,以第三方机构排查代替本乡镇检查,对企业隐患整改没有提出要求,导致隐患长期存在不治理。

(三)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

县直部门基本上未单独设立安全生产工作股室乡镇机构撤销了原应急机构,导致监管职责不能完全压紧压实,且缺少专业能力。

(四)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履行到位

部分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日常隐患排查不认真、不仔细,人员教育培训存在走过场等现象,没有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五、2025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统筹协调,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要任务落实,对今年以来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提炼,不断强化《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贯彻执行,重点突出,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工贸行业执法检查,不断推进工贸行业领域隐患问题闭环整改和重大隐患问题根治解决。

(二)健全机制,强化工贸安全监管措施

根据省、市分级分类监管意见,实施差异化监管,定期调度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全面落实县乡两级监管责任。县局将着力抓好四类重点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全覆盖监管执法,指导乡镇落实对一般小微企业和中低风险企业的日常监管责任和措施,全面消除监管的盲区和漏洞。

(三)加强执法,提升监管效能

加强监管人员对执法系统运用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突出精准执法、高效执法,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隐患整改闭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为有效完成安全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补缺补差,推动企业加快落实“三同时”

通过定期调度、季度评分、执法普法等机制措施,持续推动企业补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开展标准化创建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五)防患未然,持续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二要完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储备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三要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四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五要完善防灾救灾责任体系,发挥各涉灾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灾害监测、风险普查、风险会商、灾害预警、科普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