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25年病虫情报(第二期)

发表时间:2025-04-03 10:10来源:舒城县农业农村局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小麦赤霉病防治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小麦蚜虫中等偏轻发生;小麦锈病、白粉病零星发生。

二、预报依据

(一)小麦赤霉病

1.菌源量充足:据本站311日调查,平均枝带菌率0.41%316日调查,平均枝带菌率达0.71%324日调查,平均枝带菌率达2%,枝带菌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基质湿润、气候适宜有利于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

2.品种抗性不强:我县小麦品种主要为扬麦、宁麦、镇麦系列,对赤霉病无显著抗性。

3.生育期:目前我县大多数小麦处于孕穗期,预计抽穗扬花期在4月中下旬。主产区小麦大多田间密度大、氮肥施用量较高,有利于赤霉病子囊孢子侵染。

4.气候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4月中旬有1次降水过程,无不利于赤霉病发展的因素。

(二)小麦纹枯病

根据本站311日、316日、324日、41日大田普查,平均病株率1.22%,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部分麦田群体偏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随着气温回升,预计后期纹枯病病情会加快发展。

(三)小麦蚜虫

223日查见,普查平均有蚜株率2.75%32日麦区普查平均有蚜株率4%324日调查平均有蚜株率1.89%,今年蚜虫虫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四)小麦锈病、白粉病

近期连续普查我县暂时未见小麦锈病、白粉病,近三年小麦锈病、白粉病在我县均为零星发生。

三、防治意见

(一)全面适期预防

小麦赤霉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紧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早扬花早预防,迟扬花迟防治,总体防控时间在4月中下旬,第一次防治后隔5天再普遍防治第二次,高感品种如遇连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预防时间应提前至齐穗期。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停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施。小麦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广大农户要高度重视,防治要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原则,大田病叶率达0.5%时,要立即普治。纹枯病病株率10%、蚜虫500/百穗为查治指标。拔节至孕穗期出现条锈病发病中心,要立即进行围歼防治。当大田锈病病叶率达到 0.5%或白粉病病叶率达到 10%时,要立即防治。

(二)健身栽培

建议加强健身栽培,在化学用药防治时可辅助使用芸苔素内脂、低聚糖素、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调节免疫剂,预防早衰、干热风并增强小麦抗逆性。

(三)防治药剂

防治赤霉病推荐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叶菌唑等药剂。防治纹枯病推荐选用井冈霉素A、肟菌·戊唑醇、氰烯·己唑醇、噻呋酰胺及三唑类等药剂;防治条锈病推荐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苯甲·丙环唑、吡唑萘菌胺·戊唑醇等药剂;防治穗期蚜虫推荐使用吡蚜酮、呋虫胺、高氯·啶虫脒、噻虫嗪、氯噻啉等,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噻虫·高氯氟、联苯·噻虫胺、高氟氯·噻虫胺、氯氟·噻虫胺、联苯·呋虫胺、联苯·噻虫嗪、联苯·吡虫啉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防治赤霉病需要注意轮换用药,两次防治应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提倡使用复配制剂,以延缓抗药性产生。需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对准穗部,均匀喷雾。推荐使用无人机防治,同时应添加助剂,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