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人民医院: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养生请看过来
今日迎来2023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浓霜猛太阳”,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较前更为明显。
不说了,近期已经觉得
天冷了,要开始滋补滋补啦~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气温降幅大大增加,人体需要进食更多的热量抗寒以增强体质,因而中医十分重视霜降进补,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来年打虎”等说法。
总之,霜降时节正是进补的上佳时机
中医学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避免食用温燥之品。应选用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宜,及营养滋补,有利于吸收。
“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莲藕、南瓜、柿子、等都适宜在此节气进食。而萝卜更是当令蔬果,有顺气、宽中、生津、消积滞、宽胸膈、化痰热、散瘀血之功效,是霜降时期的养生佳品。
在这个肺燥的季节,需要用滋养浓汤来润燥。开始煲汤啦!在煲汤中可以适当的加入杏仁、川贝、白果等可宣降肺气,或用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百合以滋阴润肺,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可根据体质情况灵活加减。
霜降秋燥,自己动手烹调“秋日养生汤”,为这秋天带来一份别样的滋润和甜美吧。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食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
除了食补,还有哪些呢?
1、精神、情绪方面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
心理专家介绍说,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2、防寒、保暖,顾护阳气
霜降是进入冬季的一个过渡节气,而人体亦会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收敛潜藏,以顺应秋收之性。有些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卫阳不足而出现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
从此时起,睡前应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如何正确的泡脚,请阅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药泡脚学问大-舒城县人民医院 (ahscxyy.com)”
热水泡脚除了有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缓解疲劳。
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加大,需防“秋冻”所伤,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当寒潮来袭时,有”老寒腿“的人群,尤需谨防“老寒腿”发作,特别是腰腿受凉后容易出现腰膝冷痛、活动不利。
3、适宜的锻炼
霜降时节的气候是一片秋高气爽呀。
从中医学的角度认为,此时在五行属金,人体五脏属肺,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肺气的宣素。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跑步、平板撑、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注意:不宜过度运动,更不可运动至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伤耗阴津。
随手送上一份秋日养生甜品
紫薯银耳露
材料:紫薯100克,银耳5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
制法:紫薯切丁,莲子去芯,银耳泡发后洗净、撕小块备用。将紫薯、银耳、莲子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搅碎成浆,然后倒入锅中,加入冰糖,用中火边煮边搅拌至煮开即可。
功效:健脾润肺,滋阴安神。适合虚火浮动夜寐不安或大便干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