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雨水篇

发布时间:2024-02-19 15:58 信息来源:舒城县人民医院 我要纠错 【字体: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而为雨水

自古以来生命离不开水,水润泽万物,天地间一派开春气象!

 

此时节,人体应顺应自然,让阳气生发,皮肤毛孔开泄。当然更需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雨水节气应注意这些养生关键点

 

乍暖还寒,保暖防湿

雨水要注意“倒春寒”。空气中水分增加,气温偏低,寒中有湿。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影响。机体调节功能跟不上天气的变化,老人小孩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皮肤毛孔疏松,对风寒湿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皮肤过敏、关节炎等多发。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避免招病。

调养脾胃,保护元气

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雨水节气:一因气候多雨多湿易伤脾胃,二因春季肝脏当令,易克脾土而伤脾胃。因此除了调护脾胃之气,还需要注意疏肝,注意自身情绪的舒畅哦~

 

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养生小Tips

推荐非药物疗法“摩腹”,摩腹部是调理脾胃的一种好办法。在中医学里,大小肠都属于“胃家”。摩腹的具体做法: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0次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