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黄帝内经,夏天是生长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为旺盛,因此心脏的养护尤为关键。在夏季,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损伤心脏。初夏时节,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心脑血液也会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外,温度升高,能量消耗大,易损阳气,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健康的渡过夏天。

1. 养心神-增静减怒
夏季养生首重清心养心,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夏季养心是第一要务。要做到“戒躁戒怒”,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2. 改作息--晚睡早起
夏季昼长夜短,可较春天稍晚点睡觉。晚上睡觉时间为22:00-23:00,早晨起床时间为5:30-6:30;同时配合午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以适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3. 巧运动-多去户外
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状态,人应该适当增加活动,有助于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体内寒邪的有效途径。夏天天气炎热,微微出汗能够调节体温,调和营卫,利于气血条畅。避免烈日下剧烈运动,出汗过多,容易耗伤津血及阳气,可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
4. 勿贪凉--防伤阳气
民间有“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之说,端午节前,天气没有规律,以防晚上气温突然下降,稍不留意就容易受凉。
5. 饮食起居建议:应温和,苦而清淡
太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容易上火;过于寒凉的会引起痰湿。苦味入心,清解暑热降心火,清淡饮食可促进食欲,利于消化。推荐食物:苦瓜、山楂、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酸枣仁。另外夏天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保持干爽通透,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所以,要洗热水澡。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虽然感觉有点热,但多泡脚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夏季冷饮必不可少,但是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所以,多喝热水。
在中医看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养阳。夏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以上黄金5件套你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