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中医院—2024年三伏贴火爆预约中(冬病夏治)

发布时间:2024-06-10 15:56 信息来源:舒城县中医院 我要纠错 【字体:  

冬病夏治——舒城县中医院2024年三伏贴火爆预约中



三/伏/天/冬/病/夏/治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黄帝内经》





621日起,舒城县中医院2024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正式开启!

三伏贴疗法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在特定的夏季三伏时节采用三伏贴进行敷贴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三伏贴最早记载于清·张璐《张氏医通》“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贴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等穴以治疗寒喘冷哮。”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冬病夏治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疾病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舒城县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药传承发展,深挖祖国传统经方,立足传承创新,多年来坚持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通过穴位贴敷中药方剂,缓解患者病痛,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冬病夏治”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受寒气侵袭以后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风湿骨病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平素阳气虚弱,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等。2.疾病遇寒加重。患者在受凉以后,咳嗽、胸闷、喘憋、关节疼痛的程度都明显增加。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大自然的阳气也最为旺盛。根据“天人合一” 的中医理念,此时人体的阳气亦旺,体内的寒凝之气最易消除,应进行相应的三伏治疗,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运行旺盛,最易扶助和恢复人体的阳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贴原理 


药物透皮: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联络脏腑,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药物气味多辛香,走窜之性较强;同时也是药物的四气五味作用于机体发生疗效。)
经络传导: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穴位贴敷疗法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盛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以经通脏、以穴驱邪、扶正强身的目的。
激发经气: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集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首先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调阴阳的整体作用。




“冬病夏治”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老年(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

因劳累,受凉,久居潮湿之处,姿势错误等导致的颈肩腰腿等关节疼痛酸胀、麻木不适、畏寒怕风怕冷等风湿症状的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产后风湿、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等风湿科疾病中关节、肌肉疼痛的患者。

免疫低下者:平时易感疲劳、易汗出、易感冒咳嗽腹泻等患者,尤其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者。


慢性疼痛性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筋膜炎等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便秘、功能性胃肠病等引起的胃痛、腹痛、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

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等所致的体虚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消瘦、手足冰冷、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等。

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喉源性咳嗽、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神经性耳鸣等。


儿科疾病

儿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儿童遗尿病证、小儿厌食症的、亚健康调理等也可进行敷贴治疗。


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中,辨证属于虚、寒、湿、瘀的病症为多见,需要夏季阳气的鼓舞,激发女性体内的阳气,驱逐体内阴寒之邪,从而治疗那些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顽固的某些妇科“冬病”。

冬病夏治的常见妇科病症有很多:痛经、月经失调,比如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关节痛等。还可以调理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睡眠障碍、易疲劳、易感冒等。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恢复期、眩晕、头痛、睡眠障碍等。


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各类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伴呼吸系统疾病等。


其他

阳虚型体质、亚健康的人群等。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要尽量避免受凉,避免大量排汗,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顶风吹电风扇。

2.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轻度瘙痒均为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

3.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或到门诊就诊处理。

4、敷贴后忌剧烈活动,小儿敷贴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5、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者、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进行敷贴疗法。
饮食禁忌:1.贴敷当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煎炸食物

2.贴敷期间应禁食烟酒、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等易发物。


治疗时间:

第一次伏贴时间:

2024年6月21日(夏至)


第二次伏贴时间:

2024年7月15日(初伏)


第三次伏贴时间:

2024年7月25日(中伏)


第四次伏贴时间:

2024年8月4日(中伏加强)


第五次伏贴时间:

2024年8月14日(末伏)


每次治疗时间应间隔一周以上为宜

贴敷时间以上午为宜,或遵医嘱





咨询热线: 

0564—8528710/8621757

咨询、贴敷地点:

舒城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五楼治未病门诊




















往期“冬病夏治”活动现场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