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中医院—“氧”生之道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4-07-22 09:53 信息来源:舒城县中医院 我要纠错 【字体:  

吸氧虽好但这5个使用误区

千万不要踩


随着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人群的增多,不少人会选择购买制氧机在家里吸氧,辅助慢性疾病恢复。此外,脑力劳动者、老年人、亚健康人群等也会进行氧保健,以预防和缓解各种缺氧情况,家庭氧疗虽然方便,但也有很多使用误区,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误区1:

人人都可以吸氧,没事当保健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能满足人体的需求。氧疗虽然简单易行,但并非人人适用,长期处于较高的含氧环境对提高心肺耐低氧能力不利。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只有当人体出现缺氧(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时,氧疗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误区2:

长期吸氧容易上瘾

长期吸氧是因身体相关疾病导致的缺氧才去补充人体必须的氧气,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并非一旦吸氧就离不开氧气。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信息证实,利用吸氧机吸氧会导致上瘾。


误区3:

长期吸氧会出现氧中毒


氧中毒与吸氧时间、氧浓度和个人体质有关
◇一般认为,吸入氧浓度>50%,持续24h小时以上者可能发生氧中毒。
◇家庭氧疗采用的氧流量都较低,实际上吸入的氧浓度一般不超过35%,基本上属于低流量吸氧范围,再加上多采用短时间、多次的吸氧方案,一般不会造成氧中毒。

误区4:

氧流量及氧浓度越高越好


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气流量、吸氧浓度,吸氧时间。

 

低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1~3 L/min,吸氧浓度为<35%

适用人群:慢阻肺(COPD)患者

中度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4~7L/min,吸氧浓度为35%~50%

适用人群:急性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严重贫血等

高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8~10 L/min,吸氧浓度>50%

适用人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CO中毒、心肺复苏等患者


误区5:

只要是制氧机就可以用于氧疗

为保证治疗及长时间应用,建议选择达到我国规定的出氧浓度标准(93%士3%)的制氧机。
氧疗者,----5L及以上

肺部或心血管养护需求以5L制氧机为宜,不仅可调节的范围大,而且可提供相对高的氧流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长时间供氧,出氧浓度稳定在90%以上。

氧保健者 ----5L以下

轻度缺氧,可选5L以下制氧机,适量补氧,可缓解一天疲劳,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