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中医院—“氧”生之道小课堂
吸氧虽好但这5个使用误区
千万不要踩
误区1: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只有当人体出现缺氧(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时,氧疗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误区2:
长期吸氧容易上瘾
◇长期吸氧是因身体相关疾病导致的缺氧才去补充人体必须的氧气,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并非一旦吸氧就离不开氧气。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信息证实,利用吸氧机吸氧会导致上瘾。
误区3:
长期吸氧会出现氧中毒
误区4:
氧流量及氧浓度越高越好
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气流量、吸氧浓度,吸氧时间。
低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1~3 L/min,吸氧浓度为<35%
适用人群:慢阻肺(COPD)患者
中度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4~7L/min,吸氧浓度为35%~50%
适用人群:急性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严重贫血等
高浓度吸氧
氧流量为8~10 L/min,吸氧浓度>50%
适用人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CO中毒、心肺复苏等患者
误区5:
只要是制氧机就可以用于氧疗
肺部或心血管养护需求以5L制氧机为宜,不仅可调节的范围大,而且可提供相对高的氧流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长时间供氧,出氧浓度稳定在90%以上。
轻度缺氧,可选5L以下制氧机,适量补氧,可缓解一天疲劳,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