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糖尿病小伙伴的血糖“过山车”日常,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4-09-09 15:16 信息来源:舒城县卫健委 我要纠错 【字体: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有问题,导致血糖升高。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和我们的遗传、饮食等都有关系。得了糖尿病,检测血糖就特别重要。很多糖尿病病人会自己检测血糖,最常用的就是血糖自我检测,能知道自己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情况。不过,不管是测“五点血糖”还是“七点血糖”,有时候会忽略一些特殊时间段的血糖是不是正常。快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血糖波动现象吧。

黎明效应

主要是说,糖尿病患者在晚上血糖正常,也没低血糖,但到了黎明的时候(一般是凌晨3点到上午9点),血糖就会升高。这在糖尿病患者中挺常见的,甚至正常人也可能会有该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胰岛B细胞功能乱了,还有一些内源性激素,像生长激素、皮质醇的变化。这些激素本来能降血糖,但半夜会升高,早上又降低。简单来说就是患者早上醒了,肝糖释放导致血糖升高,可胰岛素分泌不够,挡不住升血糖激素的作用,血糖就异常升高了。要知道有没有黎明效应,可以多测几次夜间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可以戴那种现在比较热门的瞬感血糖仪。

出现黎明效应,应当如何治疗?

①调整饮食:避免晚餐后吃太多零食或高糖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规律。②增加运动:适当增加黎明前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③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例如,增加睡前胰岛素的剂量,或者使用能更好地控制黎明时段血糖的药物。④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对控制血糖也有帮助。

黄昏现象

目前, “黄昏现象”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诊断标准,一般来说,餐前或睡前血糖比饭后2小时血糖高1 - 2mmol/L,就算是“黄昏现象”。 若您已经出现有黄昏效应,可以先调整饮食,尝试把午餐分成两顿,下午多运动运动(但高温天气需要防止中暑);同时还需要您控制好午餐后的血糖,并且看看晚餐前后血糖高不高。也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注射,把晚上的长效胰岛素分两次打,早上和晚上各一次,还可以在晚餐前加一次速效或短效胰岛素,把这个时候的血糖降下来(此方法需要您及时与医生沟通再调整用药方案,切记不要自行更改)。

苏木杰效应

苏木杰效应是指糖尿病患者晚上血糖降低了,可早上早餐前血糖反而升高了。 要是低血糖在白天,症状容易发现;可要是晚上轻微低血糖,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第二天早上血糖就会异常升高,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是胰岛素剂量不够,就会在晚上或晚餐前增加胰岛素用量。这样就会引发新的低血糖,让“苏木杰反应”更严重,血糖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要是有Somogyi效应,可以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的,可以适当吃点东西或者睡前加餐。要是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自己控制不了,就赶紧去医院,让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和个人特点调整,制定适合的降糖方案,然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做。

早晨血糖升高?如何区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大家知道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早晨有时候会升高,但这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其中就包括“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 “黎明现象”是指在夜间血糖正常且没有低血糖的情况下,到了黎明时段(凌晨3点到上午9点),血糖会升高。这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些激素在捣乱,它们在这个时候会让血糖升高,而胰岛素又不够给力,没法把血糖降下来。而“苏木杰反应”则是先出现夜间血糖降低,然后在早餐前血糖反而升高。这是因为先发生了低血糖,身体为了应对低血糖,就会分泌一些激素来升高血糖,结果导致血糖急剧上升。要分辨它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看夜间血糖:“黎明现象”的夜间血糖是正常的,而“苏木杰反应”会有夜间低血糖。

②注意症状:如果低血糖发生在白天,症状会比较明显,容易察觉;但如果是夜间轻微低血糖,可能感觉不出来,但第二天早上血糖会异常升高。

③分析血糖变化:“黎明现象”是血糖逐渐升高,而“苏木杰反应”是先低后高,血糖波动较大。总之,分辨“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需要关注夜间血糖、症状以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同时,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上面说的这些问题,自己没办法控制的时候,建议赶紧去医院看病。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的总体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特殊情况来进行调整,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降糖方案。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