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百神庙镇卫生院专业介绍
一、部门设置
按照医院的业务和管理职能,设置行政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三大类部门,其中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设置。
(一)临床科室。
1.内科:普通大内科
2.外科。科室内设置普通外科、骨科。
3.妇产科。科室内设置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等专业组。
4.急诊室。
5.中医科。
6.手术室。
7.麻醉科。
8.肠道诊室。
9.发热诊室(因疫情暂停使用)。
(二)医技科室。
1.医学检验科。科室内设置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
2.医学影像科。科室内设置DR、超声、心电图。
3.药剂科。科室内设置中药房、西药房。
二、人员配置
现有职工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3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13人,中专学历8人。执业医师15人,执助1人,注册护士5人。
三、医疗技术水平
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能够满足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常见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以及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医疗技术准入符合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具体掌握以下基本医疗技术:
(一)临床科室
1.内科
1)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大咯血的规范化诊疗。
3)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胸腔穿刺术。
5)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6)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
7)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8)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等急危重症的急诊处置。
9)常见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疗。
10)高血压的诊治。
11)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疗。
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疗。
13)糖尿病的诊断、分型、规范化治疗。
14)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综合管理。
15)脑卒中、脑血管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
16)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诊治。
1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规范化诊疗。
18)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常见尿路感染的规范化诊疗。
19)急、慢性肾衰的规范化诊断和内科治疗。
2.外科
(1)普通外科。
1)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常见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手术。
3)无张力疝修补术。
(2)骨科
1)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
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4)髋臼骨折内固定术。
5)运动系统良性肿瘤切除术。
6)四肢关节感染病灶清创引流术。。
3.妇产科
(1)妇科
1)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子宫肌瘤剔除术。
3)闭经的规范化诊疗。
(2)产科。
1)胎儿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对胎儿宫内情况监护,胎儿成熟度监测和胎盘功能监测等规范化围产保健管理。
2)产程监护和产程并发症的规范化处理。
3)会阴侧切、胎吸助娩、臀位助娩术、产钳术等助产技术。
4)新生儿复苏技术。
(3)计划生育科。
1)放置和取出IUD。
2)女性结扎术。
3)终止妊娠术。
4.急诊室
(1)多发伤、哮喘、高血压危象、昏迷、休克、急腹症、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急救。
(2)中暑、溺水、电击、自缢的急救。
(3)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急诊药物治疗。
(4)各种大出血的初步急救。
(5)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6)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氧疗、除颤、电复律、冰帽和降温毯等治疗技术。
(7)洗胃技术的应用。
(8)开展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测、急诊B超诊断。
5.麻醉科
(1)麻醉前评估、准备及制定麻醉实施方案。
(2)无创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的连续定量监测。
(3)各种阻滞麻醉、复合麻醉。
(4)各专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5)心、肺、脑复苏。
(6)术后镇痛。
6.中医科
(1)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规范化诊疗。
(2)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理法方药完整统一。
(3)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牵引、电针、红外线、冲击、薰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
(二)医技科室。
1.医学检验科
(1)临床血液学:开展血常规、凝血、等试验
(2)临床体液学:开展各种体液(尿液、粪便、阴道分泌液等)的物理、化学报告。
(3)临床化学:开展蛋白、酶类、脂类、电解质、心肌标志物、微量元素。
(4)临床免疫学: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
2.医学影像科
(1)影像科
X线摄影(DR)。
(2)超声科。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产科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诊断。
(3)心电诊断。
导联同步心电图。
3.药剂科
(1)调剂工作。
1)西药房:实行窗口式发药;有特殊(如伤残)病人的服务规范与服务窗口;有符合急诊救治需要的药品。开展合理用药宣教。供应药品的种类应与收住病人的临床诊疗需要相适宜。有夜间临时医嘱取药的程序。
2)开展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中药饮片煎煮等服务。
(2)药品供应工作。有药品进出库验收、药品养护、药品效期、药品淘汰等的管理制度与操作程序。无假药、劣药,无保健药品;能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四、医疗服务
(一)服务流程。
1.医疗服务流程中各相关环节的服务接口衔接紧密。建立急诊与病房、病房与手术室的交接流程,开通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绿色通道,保持连续性服务流程顺畅、便捷、合理。
2.门诊推行“一站式”或其他类似服务模式;开展导医、咨询和便民服务等服务,并持续改进。
3.医技科室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公开承诺服务事项,有持续改进的相关措施。
4.各种检查报告单按规定及时发放。
5.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用药指导等服务,介绍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6.各项诊断、治疗操作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侵入性操作必须获得病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写的知情同意书。
(二)服务功能。
1.可提供价格信息、患者在本院就诊相关信息、本院门急诊诊疗流程、专家专科信息等信息的查询。
2.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特需服务。
3.对经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优先安排诊疗服务。
4.对辖区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的培训。
5.加入舒城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五、设备设施
(一)基本设备设施。
1.标识标示明显,导向作用良好。
2.门急诊能够提供轮椅、推车、拐杖、助行器、助听器、老花镜等设备设施。
3.各服务窗口提供坐候服务,等候区配备足够的座椅;有健康宣教栏,开展图文宣传,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4.诊查室、治疗室等私密性良好;门、急诊诊查床旁有遮挡设施。
5.每个病室有无台阶卫生间,有防止意外跌倒的安全设施。
(二)病区基本设备。
按需要配置治疗车、病历车、抢救车、药物振荡器、床单位消毒器、监护仪等设备。
(三)病房单元基本设备。
供氧终端、吸引终端、输液架、呼叫器。
六、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
2.医疗、院感、药事、护理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要求。
3.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二)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不断加强。
1.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了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
2.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并及时向临床科室进行了反馈。
3.患者安全目标得到细化、落实,责任到人。
4.其他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七、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信息管理组织。
1.有院级信息化领导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2.医院总体发展规划中有信息化中期、长期建设目标,并有年度计划。
3.有承担信息管理(信息安全)职能和技术支持的科室或部门。
4.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能熟练运用医院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医学信息技术。
(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1.信息系统达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二级以上水平。
2.信息系统对有关医疗质量、安全、费用的主要管理、控制指标有过程控制与干预功能。
3.电子病历系统。
(1)建有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电子病历系统。
(2)有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控制系统。
(3)权限控制严格,系统安全稳定。
4.落实并执行信息安全保护建设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强化数据访问控制,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互联共享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制度。
5.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相关标准要求,实现上联下通,并与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