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盐周9·15——人人行动,全民控盐,“就要5克”
中国减盐周
『人人行动,全民控盐』9·15 “就要5克”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支持、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中国减盐大会上,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确定为“9·15”减盐周,集中向公众传播低盐饮食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践行减盐行动。
过量摄入盐的危害
盐使我们的味蕾体验美妙生活,但过量摄入,这个必需又美味的东西就变成了极具杀伤力的健康“杀手”。除了众所周知的高血压,它还能引起骨质疏松,甚至诱发胃癌。
(1)升高血压:
摄入大量盐分后,血中钠离子浓度增大,身体此时向大脑发送信号——“您该喝水啦!”咕咚咕咚几杯水下肚后,大量的水进入血液来稀释钠离子浓度,从而导致血容量增大,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长此以往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并造成收缩压和舒张压异常,最终引发高血压。
(2)损伤肾功能:
盐的主要成分——钠会从肾脏排出,吃盐太多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3)损伤胃健康:
吃太多盐会降低胃部黏液的黏度,导致黏液对胃壁的保护作用减弱。当胃的保护层作用被削弱,进入胃里的食物中有害物质将会直接作用于胃壁,致使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胃癌。
(4)影响钙吸收:
盐分摄入过多时,身体会努力排钠,而在排泄钠离子的时候增加钙的排出量,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医生常说“少吃盐等于多补钙”。
如何做到少盐?
1
巧用限盐工具
烹调菜肴时加糖会掩盖咸味,品尝不能判断食盐是否过量。建议最好使用有刻度的限盐勺、盐罐等工具,有效且精准地控制每天食盐摄入量。
2
少放高盐调味品
建议炒菜时少放酱油、酱、味精、鸡精等含盐多的调味品,利用天然食物本身浓郁的风味提味增香,推荐使用如葱、姜、蒜、花椒、香菇等香料和自身香味比较大的食物。
3
选用低钠盐、碘盐
选用低钠盐等含钠相对较低的调味品,不仅可以满足对咸味的要求,还可以减少钠的摄入。事实上,除高水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应推荐食用碘盐,尤其有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
4
出锅前再放盐
许多人做饭时没有这个意识,甚至把放盐这个步骤放在做饭前几步。正确的做法是:在菜肴出锅前或关火时再放盐,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吃起来口味也不会损失。
5
阅读营养标签
钠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强制标示的项目,购买时应注意食品钠的含量。
6
注意隐形盐,控制好总量
有些食物如饼干、面包、果脯、冰激凌等,吃起来不咸,甚至还有点甜,其实加了很多盐。在家烹饪时不应按照每人每天5克计算,应考虑成人、孩子、老人的差别;除了烹饪用盐之外,还应包括零食、即食食品等食物和在外就餐的含盐量。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时应要求餐馆少放盐。
7
冲洗高盐食物,多选新鲜食材
用凉白开水冲洗咸菜、罐头里的鱼等,可以减少盐含量。大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尽量选购新鲜食材,少选加工食品。
-END-
撰稿人:金 阳
审稿人:曹洪娟
校对人:刘 洋
终审人:常宏伟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来源:六安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