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河棚镇中心幼儿园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加强幼儿外出活动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我园根据《舒城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精神,集合本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凡组织20人以上活动的班级要向幼儿园园长室报《安全预案》未经审批的活动不准进行。
2.《安全预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目的、人数、组织者、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3.活动组织者要对活动的安全工作全权负责。
4.活动组织者要向参加活动的师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疏散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5.活动前讲清注意事项,大型体育活动前,要对参加活动的师生,进行好安全教育。
6.凡大型活动应安排医务人员到场,以便紧急救护,全班教师必须全部参加,维持活动的秩序。
7.凡全园性活动,要向教育局申报的《安全预案》批准后方可开展。
二、应急处理程序
1、事故报警
2、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助工作的同时,并在事故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向领导报告,该报警的要立即报警。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三、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1、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有关负责人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幼儿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实施救死扶伤,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
2、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紧急启动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必须即刻深入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同时立即逐级向上报告。
四、工作机构和职责
五、组长:叶文存(园长)
副组长:黄莉
1、社会稳定处置工作小组:
负责人:汪德霞
主要职责:协同县教育局、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幼儿园的政治稳定工作。
2、校舍及教育设施安全处置工作小组
负责人:夏春红
主要职责:协同建设、消防等部门与街道办事处负责学校火灾、校舍、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3、学校学生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
负责人:叶文存
主要职责:协同各级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及疾控中心负责学校交通事故、食堂卫生、卫生防疫、治安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处理工作。
4、学校教师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
负责人:汪德霞
主要职责:协同公安等部门,负责学校涉及教师交通事故、治安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处理工作。1、首先报警,然后上报。
2、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幼儿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
3、重大事故的处理移交上级相关部门。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幼儿园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
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
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
等因素而造成幼儿园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幼儿园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幼儿园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
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
处理工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五个班主任领导负责,教师以工
会小组为单位,工会主席负责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
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组长:叶文存
副组长:黄莉
组员:汪德霞、夏春红、王玲、李忍、杨进、彭家可
主要职责:
1、在镇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全镇幼儿园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全镇各幼儿园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幼儿园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区别修改>督察|督查各班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部分班级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7、在镇、村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幼儿园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区别修改>督察|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幼儿园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烟囱、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幼儿园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幼儿园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幼儿园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幼儿园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幼儿园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幼儿园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
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生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幼儿园一把手是本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幼儿园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
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河棚镇中心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九版)》、《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二)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敏感词>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叶文存
副组长:黄莉
小组成员:汪德霞、李忍、夏春红、章凯莉、廖盼盼、靳玲玲、靳常荣、刘荣荣
幼儿园成立以叶文存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中小幼儿园和幼儿园健康观察
1.立即报告
师生员工如出现:7天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敏感词>、10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10例及以上细菌性痢疾、3例及以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3例及以上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传染病疑似症状者,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幼儿应立即报告班级教师,教职员工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2.通知家长
园方应立即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嘱咐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接回幼儿后,居家观察或去医院门诊就诊,并将就诊情况向园方反馈。
3.健康观察
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接回之前,保健老师要将幼儿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并安排专人陪伴和观察其症状变化情况。
4.全面消毒
幼儿被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接走后,健康观察室区域内须进行全面消毒,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5.心理支持
全方位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三)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幼儿园应与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单位建立工作网络,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施联防联控。建立幼儿园、院系、年级、班级、家长多级防控工作联系网,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信息。
防溺水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全园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河棚镇中心幼儿园防溺水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叶文存
成员:各班教师
2、园长是防溺水工作第一责任人,对防溺水工作负总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明细的实施方案等全方位部署,是防溺水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防溺水工作的具体管理、按时<区别修改>督察|督查、随时抽查和上传下达工作,建立指导、排查、<区别修改>督察|督查机制,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反馈、有通报,并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各成员是防洪、防溺水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每一个幼儿在园的每一个时段的安全实施监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规定所有班级教师均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间接责任人,对相应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连带责任。
二、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班一定要高度认识防洪、防溺水事件预防工作及严禁幼儿私自下河洗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险情早排查、预案早制定、责任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的要求,落实巡查人员、设备、器具,将动员和工作部署、检查、处置预案等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溺水安全责任事故。
2、加强教育,规范管理.
要增强幼儿规避危险的意识,教育幼儿不在危险地段滞留;要通过致家长的公开信、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知道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已有明确规定,严禁幼儿私自下河洗澡,以加强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幼儿上、放学途中安全工作的管理。幼儿园要对教师和幼儿作一次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对突发性的洪水有防范和自救能力.
3、排查隐患,加强监控。
各班要加安全检查的力度,有针对性的检查重点区域,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对幼儿上学、放学回家途中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的,要经常派人检查,同时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及时掌握情报,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4、教育幼儿不要在水池鱼池四周打闹及在河边玩耍.。
5、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6、要教育幼儿尽量不下河洗澡(游泳),洗澡要有组织和安全措施,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才能洗澡,且必须在设施规范的游泳池洗澡。
7、严禁幼儿私自下水洗澡(游泳)。
8、要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增强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
(1)幼儿万一发生溺水事件,幼儿园将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采取积极果断措施,及时与家长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送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医生,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一旦出现溺水伤亡事件,幼儿园将及时如实将有关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并对事件做出妥善处理。
消防火灾安全预案
为了防止幼儿园火灾的发生,确保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园以对幼儿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态度,提高对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为此,我园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园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确保幼儿及教师的生命安全。本着及时有效、尊重科学、责任到人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原则
按上级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杜绝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监控力度,做好安全疏散演习,确保安全。
三、工作目标
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幼儿与教师的管理,提高全园师生的安全防火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四、组织机构
成立以园长为中心的安全消防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的消防安全、安全疏散等各项工作的指挥与协调。
组长:叶文存
副组长:黄莉
成员:汪德霞、夏春红、王玲、李忍、杨进、沈信翠、彭家可
五、工作内容及要求
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园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离园前、放假前等多个时间段,利用微信群、宣传栏、横幅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进一步落实安全防火目标责任制,细致到幼儿园每一处开关、插销、电闸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位教师都能知道在安全疏散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3.处在失火现场的教职工,必须立即参与和组织力量抢救,指派人及时报警(报警声以钟声为号),当班教师要引导幼儿疏散,疏散时要注意不要惊慌,有组织的疏散。火灾扑灭后,要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情况。
4.逃生时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也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六、疏散要求
1.各班上课教师及班主任,为各班应急指挥。迅速组织幼儿行动,有序离开教室到安全地带:操场中间。
2.紧急疏散路线及顺序见方案安排。但必须行动迅速、安静、不慌张、有秩序、互相关爱。
3.集合地点:操场。
4.幼儿就餐期间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幼儿停止就餐,有秩序地分别离开教室并迅速地集中到操场中央。
5.门卫责任:
(1)迅速检查幼儿园前、北门开关是否畅顺。
(2)及时开门让师生外出到安全地带或外来救援人员进校。
(3)严防不法分子乘机进出幼儿园从事破坏活动。
6.保健教师责任:
(1)平时备好“应急药箱”,定期检查药物。
(2)在突发事件中,协助总指挥工作,随时治病救人。
防震应急预案
为保证我园师生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分组负责,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协调一致,服从全局,紧急处
置,权责一致。
二、地震应急机构
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临震地震预报发布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领导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叶文存
副组长:黄莉
组员: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及时掌握情况,并向上级领导汇报,贯彻传达领导的命令,组织有关各组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三、应急措施
1、发生地震时,教师要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有序组织幼儿,坚持幼儿优先原则,尽力保护幼儿安全。
2、平时要教育幼儿地震中的逃生及自护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成人的指挥,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4、成人要学会如何保护好幼儿,如果在室外活动要把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如果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觉要叫酲幼儿并有序组织幼儿躲在床底下或墙脚下。
5、时刻与幼儿在一起,鼓励幼儿及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安慰。
四、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发生后如果能撤离要迅速组织教职工及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由领导小组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同时保健医生要实施救助工作.其它水、电等维护工作由杜文则负责;各班班长及教师做好师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恐惧感。如果地震发生后不能迅速撤离或被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五、其他要求
1、要求园领导及全体员工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保护教职工及幼儿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地震发生后一定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脱岗和玩忽职守.凡因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幼儿园财产和幼儿生命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2、幼儿园内必须坚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3、领导小组要做好疏散路线和避难安置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幼儿园在临震应急期内停止一切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