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母桥镇中心幼儿园20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

发布时间:2024-05-30 10:26 信息来源:舒城县教育局 我要纠错 【字体:  
张母桥镇中心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在减少损失,保障全园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和保持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影响严重师生健康的事件。

一、 组织机构:

(一) 成立张母桥镇中心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教务主任、安全办

组员:所有教职员工



二、 工作职责:

(一) 宣传教育:

1、 利用家长会、微信群、海报等方式向家长宣传预防食物中毒,传染病知识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开设卫生常识普及课程培养幼儿对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对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厨房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卫生知识培训。

(二)  预防措施:

1、 制定并执行《消毒通风制度》,对活动室、午睡室、教室等幼儿活动频繁的地方经常通风换气,对园内一切场所、座椅板凳、玩具等一切幼儿能触碰到的低昂,进行每日消毒,做到无遗漏、无死角。

2、 坚持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备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坚持幼儿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做好幼儿因病缺课情况追踪调查工作,一旦发现发热人数异常增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主动协助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分析。

3、 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幼儿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对厨房采购环节、加工环节,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对供应商家索要票证、所有食材都可溯源、食品留样48小时的工作,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四)应急处置措施: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中毒(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1、 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现疑似情况应立即向本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2、 本园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后(如地方性或全国性传染疾病等),按相关部门要求及时部署和落实本园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发生。

3、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排查,应急领导小组所有人员应确保信息畅通。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并立即上报。

4、 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一旦接到本园突发卫生事件报告,一经核实立即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配合医疗机构紧急处理。同时如实向家长通报情况,积极沟通稳定家长情绪。

5、 如疑似中毒事故发生,立即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6、 如果传染性疾病事故发生(如流感、新冠肺炎等),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对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

7、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8、 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人有权向本园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张母桥镇中心幼儿园突发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的有关实施办法以及教委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1、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园长

副组长:教务主任 、安全办

组员:全园教师   

2、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主要职责工作小组成员要统一认识,把握“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健全体系,加强合作,立即报告,快速处置”的原则,提高全园师生员工防范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加强应急处置的培训与演练,一旦发生传染的疫情,应及时将患传染病的人员和接触人员进行隔离,并注意保护好现场。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宣传与培训。利用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在家长中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同时把好幼儿晨检关,增强全园师生抵御传染病的能力。

2、有效措施杜绝传染病发生。幼儿活动室、午休室和教师办公室等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三、应急处置

1、在园内发现急性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应急小组领导应组织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家属,马上送医院诊治。 

2、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活动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3、幼儿园一旦发现传染病,停止组织集体活动。 

4、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幼儿园应对病人作跟踪了解,病人病愈返校时须出示医院有效证明。 

5、传染病发病期停止办理新生入园手续。

 四、信息报告 

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启动本预案,首先向园长报告。报告时应明确疫情发生的范围以及程度等,以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