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周公渡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3-12-17 08:34 信息来源:舒城县教育局 我要纠错 【字体:  

第二十五条   学校建立健全教研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由校长领导、教务处、班主任协同负责本年级的德育、教学工作,统筹教师分工与管理、年级教育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

教研组长负责领导、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活动,贯彻落实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育人为核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管理。

学校坚持全员德育原则,校长负责,教职工参与,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彻人人能成才,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德育活动过程。

学校加强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目标的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并正确地行使权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加强组织和开展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喜欢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探究、互助、成长为教育目标,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宗旨,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学生。

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教育作用。以团带队,通过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团队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使团、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以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

第二十七条  班级管理体现师生和谐,通过自主管理与环境文化的营造,创建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班级集体。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应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目标、计划和规章制度并使之形成长效机制。班级管理包括班级事务管理、班集体文化建设和小组文化建设等方面。班级事务管理包含: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班级班委建设、小组长建设、班级常规管理、卫生劳动管理等内容。班集体文化建设包含:图书角、心理健康教育角、评比栏、学习园地、小组展示等环境布置以及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快乐温馨自主的班集体氛围的营造。

第二十八条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团委领导下,为满足本校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素养,发挥学生特长而组建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群众性组织。

社团分为“教师主导社团”、“学生自发社团”两类。“教师主导社团”以“社团课程化”为发展方向,由学校教研处统筹安排,由各教研组具体落实组织,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和专门活动场地,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学生自发社团”以“社团自主化”为发展方向,在学校德育处和团委的统一管理下,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社团。

学校建立健全社团章程,鼓励和支持社团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广大学生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第二十九条  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第三十条  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为单式。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学校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学校立足“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三类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教研组为教学研究基地,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开展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年制定课程计划,各部门规范执行。学校须按年级做好各学科作业的平衡工作。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

教师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加强师生情感沟通与交流,加强学习动机与动力的引领与指导,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切实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

第三十一条  学校坚持教学民主,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努力追求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技艺精湛,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追求评价途径丰富,手段多元,体现激励导向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禁出现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教学行为。

第三十二条  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科学的研究氛围,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第三十三条  艺术、科技、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兴趣和发展为本的原则,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艺术、科技特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劳动教育则以服务与责任意识培养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合作意识的提高。

每学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学校活动,展示学校艺术类拓展型课程以及有艺术特长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每学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学校活动,开展与学科相整合的实验类、实践类、探索类等科技活动,以师生共同成长、分享,提升科学素养作为活动的主旨。

劳动教育主要结合学校校内值周工作以及班级的值日、卫生劳动工作和劳动技术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展开。

第三十四条  学校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目标,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为抓手构建智慧校园,通过软硬件的不断建设和功能的完善为师生提供学习和教学资料,提供教学研讨、学习心得的交流平台,为教学质量诊断、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校务公开栏目建设拓展学校的民主管理渠道。

第三十五条  学校严格执行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规章,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以及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身习惯与基本的运动技能。

学校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等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多项体育单项比赛。

学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评价锻炼效果。学校创造条件建立医务室,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学校完善卫生工作制度,不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在校园室内教学活动场所、食堂实施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