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杭埠镇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度校本研修组织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11-18 09:16 信息来源:舒城县杭埠镇中心学校 我要纠错 【字体: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在结合学校实际的基础上,特制定此校本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校、教师客观实际,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针对性地解决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坚持校本研修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事业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为提高学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信息技术提升为契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鼓励学科青年教师制作具有一定质量的学科特色的课件、网页,在部分中老年教师中间进行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培训,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学科教育进行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2.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

3.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4.对全校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努力把全体教师造就成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好学进取、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的优秀群体。

三、具体目标与内容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时间安排:每周学校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各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不定期参加各级研讨会。

职能部门:校办室、教务处、各教研组。

2.青年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新调入的教师和今年入职的青年教师。

目标:为使刚毕业到校的大学生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青年教师要拜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次数应不少于10节。培训中坚持"突出学科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创新性""一年学,二年仿,三年创"的原则,按照培训方案的要求,卓有成效、扎扎实实地开展各个阶段的培训工作,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等相结合的形式。

3.教育新理念以及新思想的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要求教师每周学习一篇理论文章,每学期要"吃透"一本教学专著,有学习笔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素养,促使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

内容:

1)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相关的教育教学论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各种教育杂志上的有关理论文章。

2)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教师工作群的作用,把本校教师写得好的教育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发布到群里,给优秀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选编一些比较前卫的教育理论,给教师作一些政策性的导向。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研讨等,以校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活动与自学相结合。

4.教学研究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内容:

1)每学期集中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10次)。

2)加强校内校际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有考勤。

3)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成长档案。通过组织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课堂观摩课、讲座等形式,扩大名师辐射效应。并通过教学能手的评选、优质课的评选不断培养壮大学校的名师队伍。

4)开展“课堂教学观摩周”的活动,组织全镇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学校上示范课、观摩课,让所有教师参与学习和研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每学期组织8次左右的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每次活动指定教师上课,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进一步尝试集体备课的流程与最佳形式的探讨与摸索,在语文组试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研讨等。

3)按期进行教师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案的评选,并选出好的作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参评,争取获奖;或向有关的杂志投稿,争取发表,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4)充分发挥各校教研组的作用,以各教研组为单位,按照既定的活动计划,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

5.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

目标: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内容:1)组织班主任完成"四个一"的培训任务:即读好一本书,一个主题班会设计展示,一个工作案例剖析,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

2)加强班主任的互相研讨、班会课观摩交流。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在学校中的引领作用。

3)为表彰先进,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评选活动,给予表彰。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各学校以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取理论学习、专家指导、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外出考察等方式。利用周六上午对班主任进行每学期不少于24学时的集体培训。

四、考核与管理:

把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和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和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材料装入档案袋中保存,每人一袋,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和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的依据。

五、保障措施

1.成立中心学校继续教育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各学校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进修、观摩活动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以市县教研室为依托,开展专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3.成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小组,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监督,每学期进行四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推广优秀教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出台倾斜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校管理制度》,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5.结合各校办学情况和师资水平状况,列支部分继续教育经费,有计划地安排学科教师参加省、市、县培训,观摩进修。

6.建立学校校本研修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研修方案,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依据。

 

 

 

 

 

杭埠镇中心学校

202391

 

 

 

杭埠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我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根据县教育局继续教育办公室要求,经研究决定,成立杭埠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长:束永良

副组长:孙昌亭  张勇  何齐云  

成员:  盛平生  胡学高   邹贵同  车晓红   罗玉霞  王家宏  陈永琦  姚华云   李普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普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继续教育日常管理工作。

 

 

 

                          杭埠镇中心学校

20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