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岗中学2024年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石岗中学2024年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逃生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实行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原则:
1、平安预防原则。学校学生楼道单一狭窄,演练前要做好防拥挤踩踏工作,确保师生平安。
2、有序与无序结合原则。有序:紧急疏散时,老师要依据疏散状况,快速调整学生疏散次序;无序:接到警报后,学生可以自选择时机和通道快速撤离,老师对班级学生并无强制性地集队,等待要求。
3、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的原则。
三、演练项目
第一阶段“紧急避震”:当地震发生时,现场指挥发出警报信号,全体学生立即在桌子底下采取躲避姿态,即地震发生之后不能随便乱跑,也可立即拿起书包等顶到头上,蹲到墙角等不靠窗的安全地方(约1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紧急疏散”:地震发生,即主震结束之后,现场发出第二次警报信号,学生在当堂课任老师的指挥下,全体学生快速、有序撤离,以小跑(不得急速奔跑,防止发生踩踏事故)方式从教师出来,由楼梯口有序(按照紧急疏散逃生路线图)撤离到教学楼西侧运动场空旷地带避震。
第三阶段“紧急抢救”:人员安全撤出后,现场救护援人员和心理辅导员对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受伤病人,进行紧急救治和心理疏导。
第四阶段“灾情速报”:现场信息播报员对地震灾情逃生初始情况向总指挥汇报。
第五阶段“总结”:演练总指挥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四、演练组织机构
成立石岗中学2024年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其组成人员如下:
总指挥:张中魁
现场指挥: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大队辅导员、警报信号员、体育老师、心理辅导员、当堂课任老师。
五、演练对象、时间及场所
1、参与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5月11日上午9点40分(周六大课间)。
3、场所:各班教室及运动场。
六、演练活动程序
1、演练前各班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全体师生进行地震逃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难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听到第一次警报紧急信号后,当堂课任教师立即停止上课,迅速指导学生就地(躲到课桌底下并牢牢抓牢桌子腿)“紧急避震”(各班级课任老师及时抓拍本班避震照片留存)。听到第二次警报紧急信号后,值班领导、班主任、指挥部成员迅速转为灾害逃生应急指挥人员,在楼梯口或运动场协助进行疏散指导,根据学生班级位置依次疏散,课任老师负责打开教室门并扶住门,保证通道畅通并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3、按照学校灾害应急疏散逃生路线图撤离,全体学生在逃生过程中应双手护住头部,身体重心尽可能降低,有序快速地到运动场集合。到指定地点后,应蹲下接着做护头动作。疏散撤离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从发出第二次警报信号开始到运动场集合完毕)。
4、到达安全点集合完毕,各班班长或体育委员、班主任共同清点人数,并将结果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报告顺序:体育委员一班主任一信息播报员(大队辅导员)一指挥长)。(报告指挥长,今天我校九个班级学生共 X人,现已全部撤离到操场)
5、总指挥点评,后宣布演练结束,各班有序带回。
七、地震灾害演练逃生线路及疏散集中地点
1、路线、顺序
三楼班级:
六年级从西边楼梯迅速撤离(刘芬负责楼梯疏散),五年级、四年级从东边楼梯(赵本庚、舒富珍负责楼梯疏散),迅速撤离到运动场避难。
二楼班级: 九年级从西边楼梯迅速撤离(当堂课任老师负责楼梯疏散),八年级、七年级从东边楼梯(胡立文、王立新负责楼梯疏散),迅速撤离到运动场避难。
一层:迅速撤离到运动场;
2、疏散集中地点:教学楼西侧运动场
3、疏散具体分工:各班主任到本班学生楼层指挥和引导疏散,当堂课任老师配合。
八、疏散讯号及场景
1、疏散讯号:
第二次警报紧急信号发出后,一楼学生立即疏散,二楼学生在信号发出后立即疏散,三楼班级信号发出后10秒开始疏散,二、三层楼班级中靠近楼梯的先疏散,靠里边的稍后疏散。确保演练中不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第一次疏散警报(大队辅导员播报):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突发地震灾害,同学们听到后不要慌乱,就地紧急避震,用书包等物护住头部。
第二次疏散警报(大队辅导员播报):现在主震结束,为防止余震发生,请全体师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撤离过程中,请注意听从老师的引导指挥。(反复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