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乡中心幼儿园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应对情况及发布情况说明
为建立和健全防范、指挥、处置校园安全稳定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懈;进一步提高我校应对校园安全稳定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快速反应
成立校园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全面负责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事件的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预防为本,及时控制 立足于防范,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分析,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事件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临危不乱,安全有序 在现场处理中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要依照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拨打110、12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查找伤亡人员,同时依据一般性医学救助原则实施紧急救护。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无论发生何种事故突发事件,在处置过程中,学校第一要务是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要立刻开展对伤亡人员的抢救工作,当抢救生命和抢救财产问题发生冲突时,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在布置和指挥救援工作时,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救火、抢险等活动。
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发生突发事件的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报事故信息。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全面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延报。 (3)直报:一般突发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必要时学校可越级上报。 (4)续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学校应及时续报。
信息报送机制 (1)初次报告 各级各类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发2小时内)将事件初步情况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必要时学校可以越级报送。 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可控程度、发展趋势、事件的初步性质和事故可能原因等。 (2)过程报告 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每天将事件发展情况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3)结果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重大信息发布应当按照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