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6〕1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57号)(以下简称《要点》)要求,综合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编制而成。全文包括: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及相关行政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舒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于舒城县政务公开办联系(地址:县行政服务中心5楼,电话:0564-8677201,邮编:231300)
一、概述
2016年,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在市政务公开办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政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公开推进
1、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多次到县政务公开办和政务服务中心听取政务公开情况汇报,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四大班子其他领导在政务服务中心带班时均对我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2、建立责任体系。我县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领导组,并下发了《关于调整舒城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的通知》(舒公开〔2015〕1号),明确了县政务公开办和县电子政务办的工作职责,充实了政务公开办公室的人员力量,加强了领导。同时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和人员进行了明确,确定了具体人员负责从事日常的政务公开工作。
3、抓好业务培训。2016年3月31日,我县召开了由乡镇、县直部门、县属企事业单位和上级驻舒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参加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大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县长张秀萍做了重要讲话;6月3日,我县召开了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工作动员会,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赵珞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常委、副县长韦加庆做动员报告;6月24日,我县召开了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会,全县所有乡镇和单位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经办人参加了培训;6月27日,我县又召开了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力争通过再强调、再要求,把示范点建设推向深入;12月13日,我县又召开了政务公开考评工作会议,布置迎接市政务公开考评,部署我县政务公开考评工作。
4、做好工作保障。县政府积极保障和改善政务公开办公条件及工作经费,将政务公开业务培训、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改造等政务公开专项经费列入政府年度支出预算,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有独立的机房、办公场所,配备专门人员从事政府信息的审核、发布及网站的正常维护。
5、落实工作任务。年初根据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结合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现状,经县政府同意,下发了《舒城县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舒公开办〔2016〕1号),为了将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务公开办又印发了《关于分解<舒城县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目标任务的通知》(舒公开办〔2016〕2号),明确了具体工作的各自牵头单位与责任落实单位,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6、强化督查调度。2016年3月开始,我县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督查调度制度,由县政务公开办负责,于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抽调人员,对全县所有单位的网上公开情况,按照示范点建设的指标要求进行集中监测,每月进行排名,后进单位由县委常委、副县长韦加庆亲自调度,督促限时整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体情况
2016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共发布主动公开信息共56726条,较2015年同期增加123%。其中,县政府公开信息7949条,增幅129%;县直各部门公开信息16282条,增幅114%;乡、镇政府公开信息30690条,增幅119%;企事业单位公开信息1600条,增幅68%。
其中县级目录发布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及人事信息177条,政府文件数81条,规划计划、统计信息112条,财务预决算、财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费信息42条,招标采购信息311条,应急管理信息181条,审计公开信息91条,重点领域信息3523条,新闻发布会信息14条,政策解读信息75条,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类46条。
(二)新闻发布会
2016年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新闻发布会工作,全年共召开县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12次。
(三)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内容
2016年,我县围绕国办发〔2016〕19号、皖政办秘〔2016〕57号文件确定的工作要点,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的公开。
1、突出权力运行,深化政务公开。一是做好职权清理。为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结果公开,我县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的精简与运行公开,对全县的行政职权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清理后的县级行政审批项目保留165项,其中140项审批项目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二是做好“三个清单”。2015年3月1日,我县将56家县直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县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各审批部门的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了各审批项目的名称、依据、流程图、办事条件、法定时限、承诺时限、是否收费以及收费的依据、标准。2015年8月我县又将22个乡镇(开发区)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布。县发改委将涉及企业的所有行政性、事业性、经营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及减免条件等编制成《涉企收费清单》,在政府和部门网站全文公布,方便了企业查询,为清单之外无收费做实了基础工作。县政务中心对涉及基建项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一表制”公示,方便了企业办事,促进了公平公正。 3、强化公开基层政务。2016年,各乡镇和县直重点单位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开了包括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义务教育经费与助学资金使用情况,筹资筹劳项目的筹资标准及经费使用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计生奖励政策及奖励结果,医疗补助、救助资金、医疗保险情况,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等,让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看得见、摸得着。
4、抓好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以及村和社区代理点建设,乡镇成立“全程代理办公室”,与县政务中心招商引资“帮办服务窗口”实现无缝对接,全程为企业服务。全县21个乡镇建立了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同时按照要求积极抓好了村级代理点的建设,落实了办公场地、进驻人员和服务项目,真正实现了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有事可办,能办成事的要求。全县392个村均建立了代理点,并按照要求确立了代理服务范围,规范了服务流程,落实了代理服务工作责任制。
三、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5〕2号)和《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六政办〔2015〕5号)文件精神,2016年人大代表议案65件、政协重点提案7件 ,通过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开。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6年,网上接受信息公开申请14件,办结率100%。其中同意公开8件,已主动公开2件,非本部门掌握移送转交4件。答复申请均通过网上或信件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提供信息实行免费。
五、网络舆情回应情况
2016年,共接收咨询建议类信息174条,回复率100%;部门信箱邮件350条,办结率100%。
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6年,全县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6年,全县未收取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费用。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县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2017年,我们将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的统一部署,认真借鉴其他县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完善、深化提高上,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普及延伸。在巩固完善乡村政务公开、重点抓好县级部门政务公开的同时,进一步向学校、医院和社区等基层单位延伸,实现政务公开全覆盖、无空白。二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深化提高。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政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规范完善。对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限、程序、监督和运行机制等都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档次和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探索创新。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在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大胆试验,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办法,坚持在发展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不断把我县政务公开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