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县医保局紧扣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报量、强化督导、保障落地三项举措,扎实推进集采政策有序执行与成果转化,有效释放集采制度红利,保障临床使用需求。第三季度累计完成6批次历史报量核查、7批次到期协议执行督导及7批次新增集采结果落地准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精准组织报量,夯实集采数据基础
本季度,医保局顺利完成骨科创伤类续签、市级普耗(第三批)等6批次医用耗材报量审核与数据核查工作,为集采协议签订提供准确依据。在市级普耗(第三批)报量中,各医共体单位结合临床实际,完成薄膜手套、外科口罩、纱布敷料等常用耗材的数据填报,总量达数十万件,客观反映实际需求,为“以量换价”奠定基础。
二、强化过程督导,推动协议按期完成
针对第三季度到期的7批次集采协议,医保局建立动态监测与重点督导机制。例如,在“结扎夹”集采任务推进中,针对部分医疗机构进度滞后问题,及时启动协调机制,联合医疗机构、配送企业与省级平台,排查并解决采购流程不畅、配送延迟等问题,推动该批次任务在协议期满前全部完成,保障集采工作的规范性与连续性。
三、提前部署衔接,保障新增结果平稳落地
第三季度,我县新增落地7个跨省联盟医用耗材集采结果,采购周期分别为2年与3年。为确保中选产品及时进院使用,医保局提前组织全县相关医疗机构完成全部任务量核对、平台目录匹配与院内采购流程准备工作。截至执行前,各医疗机构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为集采成果顺利落地奠定基础。
下一步,县医保局将持续发挥统筹协调与监测指导作用,跟踪集采产品采购、配送与使用情况,推动国家及省、市联盟集采成果在我县全面、规范、高效实施,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保障临床诊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