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舒城县在全县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以来,该县舒茶初中一直秉持“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理念,通过建立一系列创新机制和举措,扎实开展“我光盘,我光荣”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向铺张浪费说“不”。
抓管理,建立“光盘”新机制
为保证“光盘行动”达到预期教育效果,该校成立“文明就餐、光盘行动”实施领导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校营养办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光盘行动”各项工作落实。同时,通过召开膳食委员会,主题班会,结合感恩教育,大力开展节约用餐、文明用餐宣传活动,为“光盘行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为抓实细节管理,该校在各班组建一支“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管理队伍,由班主任、授课教师和班干部轮流教育和引导本班就餐同学养成节约用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为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光盘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该校建立每日计量、每月评比、学期考核的奖惩激励机制,即每日对各班剩饭剩菜进行称量登记,每月对计量人均数最少的前五名班级进行奖励,每学期按计量人均数从少到多顺序给予积分,将学期积分纳入班主任年终考核。
“这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建立,使得我校的学生营养餐‘光盘行动’有章可循,也确确实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校营养办主任戴立广说。
抓落实,创立“光盘”新举措
“九(一)班0.5斤,八(三)班0.9斤,七(二)班0.6斤······”随着值日教师报出各班剩饭剩菜的重量并计入登记簿,标志着当天的“光盘行动”基本告一段落。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细化操作学生营养餐“光盘行动”,该校给每班配备专用剩饭桶、垃圾袋,供本班倒入剩饭剩菜使用;班级管理小队每天确定一名营养餐值日人员,在营养餐结束后,本班同学将餐盘内和就餐区域内桌面、地面的剩菜剩饭倒入剩饭桶垃圾袋中,将袋口扎好,贴上班级标签,后将清理后的餐具放置在餐桌上待查,再去指定地点称重计量,核实并签字;签字后,值日人员将本班装有剩饭剩菜的垃圾袋送到外运的垃圾桶中,并清洁本班剩饭桶,完成当天“光盘行动”任务。
同时,为了从浪费的源头抓起,该校在确保每名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的前提下,要求食堂师傅在盛饭菜的时候,坚持“少盛多次”原则,从源头上控制浪费。
“我校一共9个班260多名学生,在‘光盘行动’开展之前,每天的剩饭剩菜量都在80斤上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在好多了,每天大约在10斤左右。” 该校分管营养餐工作副校长徐松泉说道。
抓引领,树立“光盘”新风尚
该校自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六安市营养餐示范食堂”“舒城县营养餐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而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关键在于支部引领、党员率带、教师垂范。
据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国权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率带、教师垂范的作用,该校要求所有支委班子成员、党员老师和班主任在无特殊情况下,中午一律在学校食堂与学生同桌就餐,在作好“光盘行动”表率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落实“光盘行动”的引导和教育。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开展‘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有力体现。像‘光盘行动’这样的良好习惯,就要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从教育抓起。我们学校的责任,就是要让‘光盘行动’蔚然成风,成为得到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认可的时代新风尚。”周国权分析道。(周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