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社会动态

    红光村:凸显为民服务核心 乡村治理见真功

    发布日期:2023-09-19 08:04信息来源:舒城县桃溪镇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近年来,桃溪镇红光村凸显为民服务核心,听民声,询民意,紧紧围绕村民呼声和需求,多管齐下,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倍受村民好评,取得初步成效。

    共同当家解民忧

    充分利用民主议事协商机制,集大家智慧,共同当家做主解决问题和矛盾。产业项目资金建设的桃溪镇农作物烘干中心,在建设选址上经历的一波三折就是明显的例证。深入到各个村民组征询意见和考察,重点考虑水塘和坑洼地,初步确定后有镇国土所对土地性质把关,各方面确认无误后再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和开工建设。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同样经过民主协商后,租赁给光世农业运营,每年上交14万元。一家原在桃溪大桥东南边的刻碑作坊,生产加工时嗓音大,粉尘多,石材堆放妨碍出行,引发周边群众不满。村里及时出面,为其四处摸排合适地点,进家入户协调,联系镇国土所进行现场核查,一处不行再找一处,经过几番努力,终于确定了新址,办理好用地相关手续,协助对原址物品搬运迁移和清理,达到多方满意。

    红光村美丽乡村小区的楼长制管理模式也是民主议事的成果。为强化小区管理,把拥有联排别墅126栋和小高层8幢楼共300多户的美丽乡村小区分成8个区域,民主推荐楼长8人,按照中心组长待遇支付报酬,承担治安巡逻、公共楼道等区域环境卫生、邻里帮扶等事务,同时配合村两委入户开展防电诈宣传和秸秆禁烧等日常村务工作。老百姓流传着一句话,叫“居民吹哨,楼长报到”,形象地说明了对楼长制的赞赏。

    对抛荒田的整治也是如此。新建村民组由原先的黄庄和朱庄合并而成,在村民组东边有近5亩的抛荒田,邻近马路,属于公共区域,没人管,一直杂草丛生,加上生活污水向这里排放,气味难闻,更难看,群众意见大。村两委先出面把抛荒田整治成规范的菜地,经民主议事会按村民组人口分配到户,彻底解决了问题。

    夕阳倍享志愿暖

    今年4月份红光村通过摸排,共有80周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6户7人,建立包括居住具体位置、是否患病、家庭人口、收入、子女务工及联系方式、是否享受低保、五保等帮扶政策情况的工作台账。为解决老人日常的照料护理救助等问题,针对高龄独居老人,以镇网格员、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党员、楼长、村医和左邻右舍等为主要成员的夕阳红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队伍宣告成立,提供日常关怀、家务帮助、紧急救助等多种服务。每户落实一名紧急联系人,及时联系子女和村干部;每周入户走访;村医每月上门检查身体;村出资购买银龄安康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和医疗健康包;购买包含理发、清洗换季衣被、打扫卫生等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年节上门慰问等等,事无巨细,全部落实到位。

    人居整治重实效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多项措施联动,广泛宣传,细处着眼,扎实推进,板凳会、小组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逐一召开,广播、微信、宣传页和上门宣讲相结合,让大家意识到人人有责,户户必为。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自我清理纠正和整治专班同时行动,公共区域和私人住宅一视同仁,集中设置停车棚,安装晾衣架,楼道配备灭火器。村部建立应急器材库,救生圈、应急斧头等工具一应俱全。设立微型消防站,人员有村两委和党员代表组成,接受相关专业培训,随时应对突发紧急情况。还与蓝天救援队、派出所和卫生院签订应急联动协议,为火灾及洪涝等灾害一旦发生时的紧急救助提前铺垫和准备。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程勇介绍说,2012年,红光村就被农业部授予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村”;2021年11月,又被民政部办公厅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目前,已申报“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些荣誉的取得是认可,也是鞭策,激励着我们在为民服务为核心的乡村治理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走向深入。(丁迎新)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