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随着江淮运河的全线贯通,重构了安徽省内河航运格局,打通了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之间的水运快速通道,缩短运输航程、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江海联运大跨越,支撑安徽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向海而兴的产业发展高地。
舒城县境内的丰乐河﹣杭埠河是巢湖西侧重要的一级支流,是巢湖流域水网“一湖六线”水运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线。舒城县不仅是六安西南部片区的经济重镇,又是合肥的后花园,是六安水路运输通江达海的最近通道,水路距离巢湖仅20余公里,全县内河航道总里程91公里,目前拥有货运船舶143艘、最大船舶载重吨已达4000余吨,总计载重吨达233750吨,货运码头年吞吐量达8万余吨。随着江淮运河的通航,进出港的货运船舶正逐渐增加,由原来每周可能有一两艘到现在每天都有船舶到港,船舶的吨位也在逐渐加大,港口吞吐量正稳步攀升,截至目前已突破12.5万吨。面对快速发展的内河水运,舒城县港航服务中心抢机遇、抓落实,先后投入水运监管资金,进行智慧航道和港口信息化建设,增设了航道标志牌、夜间航标灯,建设一条专网,配置大屏幕监控屏,在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旅游航道、跨航道桥梁分别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了重点港口、重点航道段的全天候实时监控,有效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日常监管实效。
水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低成本、大运量的运输方式,将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水路运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江淮运河通航后,丰乐河、杭埠河已不再受季节性水位变化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航道的通行能力,从而带动仓储、物流、矿产、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同时,随着水运地位的不断提升,更有助于舒城县全面融入合肥经济圈,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门户,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相比陆路运输,水运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从而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切实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通过发展水运,舒城县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之,江淮运河的通航将对舒城县的水运发展带来极大的好处。面对这一重大机遇,舒城县港航服务中心将积极把握时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管理体系,全力维护水上交通和通航水域环境安全,推动舒城县水运经济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