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社会动态

    县文化馆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民生

    发布日期:2023-12-07 15:34信息来源:舒城县文旅体局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自今年9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 县文化馆聚民心惠民生,深入打造“欢乐龙舒”活动品牌,全体党员干部以学出觉悟、创出精品、用活非遗为使命,向党和人民交有高度、有温度答卷。

    文艺精品乐起来。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开辟“龙舒文艺人”、“唱响龙舒”专栏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庐镇、柏林、南港等乡镇,全方位深层次挖掘本土文化,创作100多部“接地气、留得下、传得开”优秀作品,如《沧浪行》《凤还巢》《龙河口大坝渊源长》等,掀起文艺创作新高潮。其中音乐作品《沧浪行》荣获安徽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幸福生活舞起来。县文化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舞台为战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艺术的形式体现思想、感化群众。今年先后推出了岗位大练兵、广场舞大赛、少儿才艺大赛、美术写生作品展以及首届原创作品展演等10余场大型赛事活动,开展文化惠民乡村行和送戏进农村、进景区、进敬老院、进军营、进广场、进校园等“六进”150多场次。同时组织优秀作品参加鄂豫皖三省四市首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和六安市首届农民合唱大赛等省市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让“文化大餐”再现龙舒大地改革变迁、精神风貌,营造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共建的良好氛围。

    “非遗+”火起来。近日,我县三项非遗成功入选六安市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县文化馆在做实做深挖掘的同时,用活“非遗+”文章,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艺”、非遗+教育”等形式,先后推荐舒席走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和国际非遗购物节等重量级赛事15场,推进戏曲、古琴和陶艺走进舒城二中等5所学校,成为学生“第二课堂”。擦亮非遗“金字”招牌,推动非遗创新发展走向更加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让非遗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