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社会动态

    棠树乡:乡村讲“棠”声入心 三拐红色故事焕新辉

    发布日期:2025-07-04 08:38信息来源:舒城县棠树乡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走进舒城县棠树乡三拐村,原三拐小学校长李绍明正为三拐村群众用质朴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红色三拐井的故事,追忆先辈事迹,将一个个红色故事娓娓道来,现场高潮迭起,极富感染力,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承、熠熠生辉。

    三拐村中老舒六路边建有一处廊亭,亭中有一口水井,井口呈三角形,井水清澈甘甜,惠及乡里百姓。“三拐井”因而得名。也因为这里地处六安、舒城、肥西三县交界处,汇聚地气灵光,涵养风土人情,良田万顷,土壤肥沃,大部分良田都因地势而造,渠边塘旁,大小不一旮旮旯旯,井因此而起,取“拐”意,起名“三拐井”。

    据了解,早在1929年,三拐人个体行医苏一成,医术高超,经常为群众解除病痛,被人尊称为“苏老先生”,由于受革命思想影响,在乡村以行医为名,传播革命思想,在六安双河、九十铺及舒城县西部一带秘密发展农村党员,成立了舒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利用本土优势同国民党和土匪作斗争,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并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

    “今天非常开心能参加这次活动,为大家讲解三拐井背后的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拐的红色文化。”李绍明说,希望今后能到更多的地方去宣讲,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拐,弘扬红色文化。

    “此次活动举办得很好,李校长讲解的也很棒,希望村里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红色文化。”棠树乡三拐村小岗村民组组长张为应讲道。

    “红色资源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推进棠树乡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通过此次乡村讲‘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能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真挚的为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让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格的标准,去诠释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上勇担新责任,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将以更高的素质应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棠树乡三拐村党支部书记曹先锋讲道。

    如今的三拐村,从这里走出了不少乡村大学生,原任新华社陕北分社社长的陶明先生热心家乡文化事业,在陕北一些文化名人中募捐钱款,投入数万元,在井口处修建一个凉亭,供人在三拐井和三拐大塘边休闲纳凉,使三拐井增添了一道古香古色的韵味。

    近年来,棠树乡高度重视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乡村讲“棠”,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构建起全链条、多元化的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带动更多人投身红色文化传播事业,推动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下一步,棠树乡将进一步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推动红色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王韬)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