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社会动态

    舒城县成立的红色文化创作宣讲团

    发布日期:2025-07-10 11:03信息来源:舒城县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舒城县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的“红色文化创作宣讲团”,于 7月9日上午在县委老干部局、县老干部服务中心举办的座谈会上,由这个研究会负责人进行了第一场宣讲。宣讲的主题是: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上海“老杨树”团队精神,以实际行动助推党政中心工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打造“三色舒城”战略任务,其中打造的“红色舒城”正是我们宣讲的重点。

    党的二十大

    在我们舒城人的身边,满目都是我党我军的革命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硕成果,把它搬出来进行宣传,效果一定很好!

    有多少人知道?

    舒城县曾是新四军在安徽抗日战争主战场的指挥中心之一 。1938年3月至1939年6月,高敬亭坐镇舒城高峰山东西港冲,指挥皖中抗日战争,为后期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舒城县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落脚点之一,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驻地和主战场之一 。1949年4月,刘伯承、邓小平分别在舒城伏虎寺中学(今舒城中学)、城关一个小学(今舒城宾馆),坐镇指挥途径合安公路南下安庆渡江的第三野战军,追歼国民党残军,解放全中国。

    舒城县曾是誉满中外的治理淮河与淠史杭工程之一。 1958年至1961年建成的龙河口水库,尤其呈现的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为灌溉、吃水、发电、养殖、旅游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舒城县还是全国发展茶叶的发源地唯一。

    舒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的“红色舒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革命精神、大别山奋斗精神,彰显着一系列具体实践和典型业绩。

    舒城的红色建设成果辉煌。明有大家已直观的多处红色旅游景点,暗有大家没注意的多处红色精神产物。如——

    县城的县委、县政府机关,全天候无障碍对外开放,以方便群众进出,曾一度成为网红,引来不少人前来拍照宣传。

    县城原来规划的政务新区,本将建成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已被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目前经济状况,以廉政的动因果断放弃了概算需用580亩土地、4亿元资金的政务区建设,而在县委县政府机关简陋的老旧区里节俭改造着使用,如同破衣打补丁——那个综合办公老楼,内外墙皮刷新后,改为县政府机关;那个原县政府老办公危楼,已经加固、刷新,改作县委机关。

    县城多处的公共老旧楼房,本可拆除重建,却被县政府安排33个工作部门继续办公之用。

    县城的老旧小区、棚户散区突击在进行改造,已惠及2600多户人家。

    县城到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专栏。

    县城的文明创建,在2024年3月获得安徽省第六届文明城市称号的基础上,继续逐年推进;文明实践中被国、省、市、县表彰的70多例典型好人好事,在县城交通要道的大黉巷两条长廊上、古城路所有灯杆上等重要区位大力宣传。

    县城各单位都设有党员活动室,长年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以实现县委组织部张辉部长曾在《人民日报》上倡导的“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县城专门设立的政务服务中心,容纳了58个行政和事企机构的窗口集中为民实行“一站式”服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县城的物业管理企业党支部实行“无事找书记”的党建引领治理,分布在11个物业小区及65个网格。

    县城设立了以行政服务大厅为代表的100多名学雷锋志愿者择机在多处便民岗位上进行无偿服务。

    县城在重要的交通道口设立了便民的公安综合服务站,以便群众及时报案。

    县城的社区都开辟了健康教育专栏,长期向居民宣传并更换对路的保健知识。

    县城进出活跃的公交车,除了老人乘坐全免费而外,其他人乘坐只要一元钱(这是全国首例)。

    县城不少服务群众的单位,都在门前建立了方便残疾人的通道。

    县城的总工会每年都按季节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活动,慰问第一线最辛苦的职工。

    县城的东西南北中各农贸市场,正在加大力度实行热心服务式的人性化管理。

    县城的各处停车场,已经或正将安装智能充电和智能洗车设施。

    县城的公共食堂,从试点到全覆盖,方便人们尤其是老人就餐。

    县城出现着:对全县离退休的公职人员,确保其养老金超前发放,而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待遇却一紧再紧;对特困老党员、老干部遭遇的各种灾难,专门给予救助。

    县城通往合肥的206国道,正将改造提升为没有红绿灯道口的半小时内快速通道。

    凡此种种,所焕发的是最质朴、最本真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我党我军的忠党、亲民、严纪、廉政、团结、奋斗和奉献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进而让红色文化存量转换为经济发展增量。这,充满了党的革命精神和二十大精神。

    联系“红色舒城”建设的大量事实,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杨树”宣讲队的回信,我们感到:精神渗透了我们老干部的初心,激发我们继续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人脉优势,为人民的事业、为舒城的振兴,而接续奋斗!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