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路灯安在哪儿、怎么安,咱们心里都亮堂了!”7月9日,看着施工人员重新调整线路,东港村村民笑着说。此前,因路灯安装位置问题,施工单位与村民产生分歧,眼看惠民工程“卡壳”,东港村“老书记”志愿服务队及时介入,用耐心和智慧化解了矛盾。
东港村此次路灯安装工程是村里的民生实事项目,旨在解决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但施工队进场后,部分村民认为路灯位置影响了门前视觉效果,双方多次沟通无果,情绪逐渐激动,工程一度停滞。
“都是为了村里好,有话好好说!”得知情况后,由村里几位退休老书记、老党员组成的“老书记”志愿服务队主动请缨。队员们平均年龄超70岁,部分党龄甚至超过50年,熟悉村情民意,在村民中威望颇高。他们下组入户,通过拉家常、听诉求的方式,为群众解决矛盾诉求。
老书记们既讲政策道理,又站在村民角度算“便利账”,还把村民的合理诉求反馈给施工单位,协调优化安装方案。
经过耐心调解,村民们的疑虑渐渐打消,施工单位也承诺调整部分路灯位置,并在施工后及时修复场地。7月10日,工程重新开工,现场一片和谐。
“老书记们出马,真是解决大问题了!”村党支部书记祝玉梅感慨道,“他们用‘土办法’解开了‘新疙瘩’,既推进了民生工程,又拉近了干群关系,这就是基层治理的智慧啊!”目前,东港村“老书记”志愿服务队共吸纳了11名退休老干部和老党员,他们通过自发的方式协助村两委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褚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