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社会动态

    舒城县棠树乡:用暖心实践绘就“无事”找书记生动答卷

    发布日期:2025-09-01 11:01信息来源:舒城县棠树乡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在舒城县棠树乡,“无事”找书记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了乡村干部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密切党群关系、推动乡村发展的有力纽带。各村以村支部书记为领头,村两委干部主动出击,走进群众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实际问题,一桩桩、一件件暖心事不断上演,温暖了整个村庄。

    共建美丽家园,众人拾柴火焰高

    堰南村民组,是三拐村着力打造的精品组。为了让这里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村书记曹先锋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每到一户,他们都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唠唠家常,耐心地向大家宣传精品组建设的意义和规划,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同时,村里充分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激发村民对家乡建设的热情。

    村民们被村两委干部们的诚意所打动,纷纷响应号召,形成了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 的热烈氛围。有的村民主动捐出家中的旧木料、石块,用于村庄建设;有的年轻人利用农闲时间,义务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道路修缮等工作中。更令人感动的是,通过积极联系社会力量,村里成功牵线柏林花炮厂爱心人士朱德志。得知堰南村民组正在进行精品组建设,朱德志毫不犹豫地为大堰边的观光步道捐建了八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这些路灯准时亮起,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村民们休闲漫步的道路,也照亮了大家的心,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家乡建设的支持与关爱。

    助学点亮希望,爱心传递暖人心

    村两委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村里有两位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的压力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这两个家庭的肩头,也让两位学生的学业之路布满阴霾。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追逐自己的梦想,村两委充分发挥 “无事”找书记的机制优势,积极四处奔走,联系帮扶资源。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联系上了县政协委员吕安元。吕委员在详细了解了两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成绩后,深受触动,当即决定伸出援手。他表示,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希望通过这份心意,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在捐赠仪式上,吕委员亲手将助学金送到两位学生手中,并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前行。这份爱心资助,不仅为两位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感恩与奋进的种子。

    主动跑腿解忧,情暖五保老人心

    五保户程元哑老人,在三拐村是大家格外关注的对象。在一次 “无事”找书记的日常走访中,村两委偶然得知老人因为身份证和户口本丢失,导致二轮延包需要的网签手续一直无法办理。这可急坏了老人,他年事已高,行动极为不便,面对这样的难题,感到束手无策。

    了解情况后,村两委干部们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揽下了这件 “跑腿” 的事。他们多次往返于派出所和相关部门之间,每一次前往,都详细地向工作人员说明老人的特殊情况,认真准备各种所需材料。在办理过程中,遇到一些繁琐的流程和手续问题,他们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只为尽快帮老人解决难题。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老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顺利补办完成。当村干部第一时间将新证件送到程大爷手中时,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激动地说:“曹书记,要不是你们上门帮忙,我这把老骨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谢谢村里还一直记挂着我这个老头子啊!” 这一句朴实的感谢,饱含着老人对村党支部和两委干部的信任与感激。

    这三件暖心事,仅仅是棠树乡 “无事”找书记工作的一个缩影。乡村干部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深入了解每一户村民的需求;用自己的真心,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村民的心坎上。他们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未来,棠树乡的乡村干部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夏婷婷)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