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明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土猪肉分装打包,贴单、核验、发运一气呵成,快递车整装待发,即将把这份来自郑圩村的鲜美送往全国各地。这幅热闹的产销图景,正是百神庙镇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从白手起家搭建养殖框架,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立足本地深耕品质,到借力电商走向全国,这家企业以生态土猪为纽带、数字技术为羽翼,在乡镇发展的沃土上,绘就了“土味”醇厚、“网味”鲜活的富民图景。
生态筑基:精育“放心肉”,筑牢“产业根”
“以绿色生态立本,以产业化经营拓路;以因地制宜谋策,以有效管理提质”,这是明公农业扎根乡村十余载的发展信条。这里的每一头土猪,都承载着“慢养细作”的匠心:养殖周期长达10个月至一年,坚决拒绝“速成”模式;饲料以皮糠、麸皮、玉米粉为基础,搭配田间新鲜苦麻野菜,全程杜绝“添加剂”;猪舍外开辟宽敞活动场地,让土猪自由奔跑,打破“圈养束缚”。同时,企业建立定期检疫机制,严格把控土猪每日运动时长,从源头杜绝瘦肉精与抗生素,真正实现“消费者放心选,老百姓安心吃”。
得益于严苛的养殖标准,明公农业土猪品质出众。其瘦肉紧实不柴、肥肉鲜香不腻,肌间脂肪含量高、含水量少,切开后色泽清亮、肉香浓郁,精准贴合大众对“记忆里家常肉香”的期待。
农户增收:共念“养殖经”,同圆“致富梦”
一头头生态土猪,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农户手中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早在2011年,明公农业便牵头成立舒城县首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种苗供应与市场对接服务,手把手教农户念好“养殖经”——从仔猪选育到饲料配比,从日常管护到疫病防治,全程给予专业支持,让养殖户从“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转向“按单养殖”的主动模式;从“单打独斗”的零散经营,迈向“抱团闯市场”的集约化发展。
数据是最直观的增收答卷,参与合作的农户每人每年平均增收2万元。这笔收入实实在在,消散了乡村愁容;这份希望真真切切,点亮了农户笑容。曾经零散的“小养殖”,如今不仅托起了家家户户的“大梦想”,更让百神庙镇的乡村振兴之路,处处都能感受到“家家受益、户户增收”的民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