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为家务分工吵嘴,现在经村调解室的同志点拨,我俩学会互相体谅了,家里气氛比以前好太多!”近日,柏林乡响井村村民孙大叔笑着向走访的村干部分享家里的变化,这背后,是该村聚焦“无事”找书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的生动实践。
自“无事”找书记党基层治理模式在乡村全面实施以来,响井村针对可能出现的夫妻口角、婆媳摩擦、赡养分歧等家庭矛盾,专门组建了“家庭矛盾调解小组”——成员由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组成,他们既是“倾听者”,也是“解铃人”,用“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村民距离,让调解少了“生硬感”,多了“人情味”。
9月14日,响井村“无事”找书记网格员在走访排查时,了解到大桥组村民孔师傅在对自家苗圃地树木进行砍伐处理时,其女儿、女婿因对砍伐行为不同意,对孔师傅提出指责,双方就树木砍伐各执一词,引发家庭矛盾。网格员遂将此情况向村委会作了反映。
响井村委会及村矛盾调解小组获悉后,迅速赶到现场调解处理。工作人员先安抚双方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随后分别与孔师傅及其女儿女婿沟通,耐心倾听各自的诉求与顾虑。在了解矛盾症结后,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结合相关政策及村规民约,从家庭和睦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调解,孔师傅与女儿女婿就树木砍伐问题达成一致,不仅化解了矛盾,还约定今后家庭重大事务充分沟通,避免再发生分歧。
据统计,自实施“无事”找书记治理模式以来,该村矛盾调解室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化解成功率达98%,真正实现了“矛盾不积累、问题不拖延”。(柏林乡 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