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高峰乡明花村的百亩红薯种植基地,一垄垄红薯叶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数十名村民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挖红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党建引领,盘活资源,“土疙瘩”变身“金元宝”
过去,明花村村民多以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收入来源单一。为破解这一难题,明花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经过多方考察和科学论证,发现本地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种植高品质红薯。于是,果断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集中流转土地50余亩,规模化发展红薯种植产业。
“我们选择红薯,不仅是看中了它的经济效益,更因为它管理相对简单,劳动强度适中,能最大限度地吸纳本村及周边的留守劳动力,特别是让一些无法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明花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
科技赋能,规范管理,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为确保产业成功,明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了“西瓜红”、“商薯19”等市场畅销的优质脱毒种苗,在乡农综中心的指导下,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标准化管理。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基地的红薯亩产可达约1200斤,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双重保障。
“以前自己种地,看天吃饭,现在在基地干活,有技术员指导,每天还有百余元的稳定收入,心里踏实多了。”正在地里忙碌的脱贫户陆大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链条延伸,多元增收,共享经济发展“甜蜜果”
红薯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土地流转户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初期的整地、栽苗,到中期的管护,再到后期的采收、分拣、运输,整个生产周期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带动周边百余名群众实现季节性务工,每年可发放劳务报酬超过30万元,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明花村配套建设红薯加工车间,开发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并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着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让小红薯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大产业”。
高峰乡明花村以红薯种植为突破口,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集体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这片充满生机的红土地,正见证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也承载着村民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胡青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