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力度,规范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南港司法所不断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扎实做好社区矫正日常监管工作,推动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
强化打卡汇报。要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安装“在矫通”APP,每日上午、下午两次在“在矫通”刷脸打卡,并及时上传打卡信息,司法所确定专人每天查看社区矫正对象打卡情况,及时提醒未打卡对象,同时做好打卡情况登记,每天汇总打卡情况,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杜绝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强化学习教育。每月社区矫正对象到司法所书面报道不少于1次,同时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学习教育。通过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遵纪守法意识。
强化外出审批。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申请外出,事由必须正当合法、材料必须齐全真实、程序必须合理合规、审批必须符合权限。在外期间,司法所工作人员利用微信视频、手机定位等方式进行跟踪掌握情况,确保外出期间监管到位。
强化走访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在矫正期间,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与矫正小组成员沟通情况,坚持“一月一查访”、不定期走访、暗访等多种手段相结合,走访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和居住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对有思想包袱的社区矫正对象,工作人员及时和他们沟通交流,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都能安心接受社区矫正。
强化定期考核,实行分级管理。司法所根据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考核结果,结合再犯罪风险评估以及矫正效果评估的情况,将社区矫正人员分为普通、重点二个等级,分级管理,按级监管。对辖区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科学施策、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重点监管,确保安全稳定。在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南港司法所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的方式排查隐患、加强监管。对重点人员和思想波动较大的矫正对象安排专人进行重点监管,堵塞监管漏洞,确保辖区内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